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35節-《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2/3)頁
唐文淵眼已現淚光,再次向秦箏作了一揖:“他日太子殿下收復河山,微臣還愿替殿下打理這小小鳳郡。”
蒼老的臉上,是飽經風霜后的平和與決絕。
最后這個禮,他是行給大楚王朝的,秦箏代表大楚王朝受了他這一禮。
誰都知道,這一去,就再難有“他日”了。
秦箏忍著從心口上涌至眼眶的澀意,點頭道:“殿下會建立一個比從前更好的、一如三百年前昌盛的大楚,唐大人一定要回來輔佐殿下。”
老臣欣然應允,卻引得不少官員暗自抹淚。
……
次日,唐文淵便只身前往淮陽王駐軍之地,假意和淮陽王談判。
鳳郡城樓上只留了剛好夠站滿城墻垛的將士,做出鳳郡不是空城的樣子。
秦箏是和城內最后一批百姓一同撤走的,自愿留守下來的那些將士,秦箏都為他們登記了名冊,厚待其家人。
因著百姓們大都拖家帶口,行軍速度緩慢,路上秦箏就讓隨行的將士幫百姓搬運東西,背著老人家或幼童趕路。
除了幾百必要的維護他們安全的騎兵,軍隊里的其他馬匹都用來幫百姓馱運東西。
秦箏自己的馬車,也讓給了一個臨產的婦人當產房。
只可惜一路顛簸,婦人生產時,在逃亡路上連熱水都來不及準備,百姓中有會接生的大娘在馬車上一直喊孕婦使勁兒,里邊卻只傳出婦人陣陣痛苦的呻吟聲,恍若在經受剝皮抽骨的酷刑一般。
秦箏從前只聽說過婦人生產是在鬼門關去走一遭,如今才算是真正見到了。
那婦人后面已經全然沒力氣了,秦箏命人切了片老參給她含著,一直到第二天天明,孩子才呱呱墜地。
婦人整個蒼白得像是一張紙,眼皮都抬不動,只說餓,她相公拿了干糧喂給她,婦人卻連發白的嘴都張不開了,哪里吞咽得下。
接生大娘搖頭說,這婦人留不住了。
大軍暫歇時,秦箏忙讓人煮了碗熱湯端過去,湯還沒喝進嘴里,婦人就咽了氣。
只余襁褓里那個皺巴巴的嬰兒扯著嗓子哭,似乎還不知道自己一出生就沒了母親。
條件有限,秦箏命幾名將士挖了個坑,草草將那婦人葬了。
婦人的相公抱著嬰兒跪在葬婦人的地方大哭,大軍和百姓在晨曦里緩緩繼續向著閔州遷移,沒人為這個死去的母親停留——戰亂里這樣的生離死別太多了,每個人都是在夾縫中找尋活路。
秦箏站在高坡上,看著底下官道上攜老帶幼艱難前行的百姓,抬眼望向遠處淡金色的晨曦,只覺心口沉得慌。
這天下何日才得太平?
她們披星戴月趕了兩天兩夜的路,眼瞧著距離閔州已不足五十里地,卻還是在第三日下午被一路狂追而來的淮陽王軍隊咬上了。
斥候駕馬回來報信時,嗓音都是抖的:“太子妃娘娘,一支打著淮陽王旗號的騎兵全速朝著咱們追來了,距這里已經不足十五里地!”
以騎兵的速度,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追上他們。
半個時辰,他們帶著鳳郡百姓最多能再撤出五里地。
隨行的鳳郡官員驚駭不已,連忙趕來勸她:“太子妃娘娘,咱們帶大軍先撤去閔州,讓百姓們自己后邊跟來就是!”
秦箏抬眸看向說話的官員,她目光清透雪亮得像是一把利劍,劃開所有虛偽,讓一切都變得赤裸見不得光。
那名官員直接被秦箏看得低下了頭去。
秦箏沒有動怒,只問:“唐大人只身前往淮陽王大營周旋,才讓諸位和鳳郡百姓得以撤離數百里地,今日只剩五十里地,諸位大人就要把鳳郡百姓推出去擋著?”
一番話說得不少鳳郡官員羞愧不已。
也有官員為難道:“咱們的將士同淮陽王的人馬交手,染上疫病了可如何是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