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37節(jié)-《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2/3)頁

    秦箏推開窗葉,見庭院是濕的,才知昨夜下了雨。

    她喚人進(jìn)屋,進(jìn)來的卻是一路上照顧她的兩名娘子軍,想來是楚承稷怕她不習(xí)慣生人伺候,把她一直帶在身邊的人安排了過來。

    這兩名娘子軍是林昭手把手教出來的,從前是獵戶家中的女兒,一個叫白鷺,一個叫樓燕,底子不錯,習(xí)武也比旁人快些。

    林昭說,山里的人家都喜歡給女孩用花名或鳥名取名字,不過她更喜歡鳥名,聽起來就自由。

    秦箏洗漱完,又草草用了碗粥,才從白鷺口中得知楚承稷留了話,他去和閔州的官員們議事了。

    秦箏約莫能猜到他們要商議的是什么,鳳郡十幾萬百姓一下子涌入閔州城,如何安頓得理出個章程來,還有就是淮陽王那邊,淮陽王若派出大量感染瘟疫的將士前來攻城,總得想出個應(yīng)對之法。

    這多事之秋,秦箏自然是閑不住的,換了身能出門的衣裙,就去看望受傷的將士們,順便去鳳郡百姓暫居的地方慰問一番。

    淅瀝瀝的秋水一直下,秦箏在馬車上撩起簾子往外看,近處的街道和遠(yuǎn)處的山巒全都籠罩在了一層雨幕之中,沿街的鋪子大都半開著,賣得最多的就是綾羅綢緞。

    秦箏問趕車的車夫:“好幾條街都是賣布匹的,這些掌柜的就不怕生意不好做?”

    車夫是閔州本地人,官話里也夾著一股鄉(xiāng)音,笑呵呵道:“回太子妃娘娘的話,這些鋪子里的布匹,不是賣給當(dāng)?shù)厝说模嗍琴u給外地布商的。閔州家家戶戶都有一臺織機,自家人的衣裳,自家的織機就能織出來,不僅不會來這些鋪子買布匹,還會拿著布料來這些鋪子賣哩!”

    怕秦箏不懂其中行情,車夫絮絮叨叨道:“素絹在哪兒都便宜,北方也擅織棉麻布,布商們精著呢,專收購綢子,貨船一運到汴京,那價格可得翻上個四五倍,整個閔州,都是靠織機給養(yǎng)起來的。”

    秦箏聽著這些,原本還在愁怎么安置鳳郡百姓,如今倒是慢慢有些眉目。

    她再看著馬車外撐著撐著泛黃油紙傘步履匆匆的行人,心底突然覺得安寧,放下了車簾,聽著雨聲,又起倦意,索性靠著車壁小憩了一會兒。

    到了軍營,楊毅提前得了消息,已早早地候在大門口。

    軍中不能有女子進(jìn)出,但秦箏和她手底下的娘子軍除外。

    她帶來的兩萬人馬,幾乎一人未折,因著和淮陽王的騎兵交過鋒,受傷的也多是燒山那會兒,從山上奔下來被火舌卷到的將士。

    秦箏親自去探望傷兵,被燒傷了只能裸著背脊趴在床上的將士們不敢在她跟前失禮,齜牙咧嘴地給自己套上軍服,規(guī)規(guī)矩矩站在床前覲見。

    秦箏去了第一個傷兵營房得知這事后,為了讓將士們安心養(yǎng)傷,便沒再去其他營房,只讓楊毅下發(fā)了賞錢,又讓火頭營那邊給傷病營提供好點的伙食。

    雖然沒得什么大賞,但秦箏能親自去慰問傷兵,已經(jīng)給將士們打了一劑雞血。

    其他營的將士們眼巴巴看著秦箏的馬車離開,酸溜溜道:“我那會兒也該搶著留下去燒山的!”

    “老子要是跑慢點,被大火燒傷個輕傷,躺進(jìn)傷病營,這會兒也能得太子妃娘娘親自探望!”

    “下回殺敵我要沖在最前邊!”

    ……

    ……

    逃至閔州的鳳郡百姓,一些被當(dāng)?shù)責(zé)嵝牡陌傩諘簳r收留,一些則暫居在官府臨時搭建的大棚里,一天施三次粥。

    秦箏在來閔州的路上,就同不少鳳郡百姓交談過,他們中有的人,想去逃到閔州后,再輾轉(zhuǎn)去別處投奔親戚,有的則全然不知往何處去,只是跟著軍隊一起逃。

    自己心中有打算,也能想到去處的那批人,不需要秦箏擔(dān)憂。離了家園,不知何處落腳的這些人,才是她需要想法子安置的。

    在青州時,秦箏跟宋鶴卿學(xué)著安置流民,已經(jīng)有了一套系統(tǒng)的成熟的策略,只不過青州本就適合發(fā)展農(nóng)業(yè),地勢平坦廣袤,可以大面積開墾荒地,這套法子并不適宜閔州。

    因著來之前,已從車夫口中了解到紡織業(yè)是撐起閔州經(jīng)濟的主要行業(yè),秦箏探望鳳郡百姓時,便問了他們中有多少人會織布。

    鳳郡和閔州雖都處南方,地理上卻相隔數(shù)百里,經(jīng)濟作物產(chǎn)業(yè)上還是有差距的。

    秦箏問話后,只有小部分婦人表示會織布,這個結(jié)果還是讓秦箏挺高興的。

    閔州的紡織業(yè)已經(jīng)成熟,把這部分婦人極其家眷安置在閔州,閔州是完全能容納下的。

    她走前留下一名大夫在哪里照看鳳郡百姓,畢竟這幾日趕路風(fēng)餐露宿,少不得有老弱婦孺病倒的。

    正準(zhǔn)備打道回府,一名年輕婦人卻壯著膽子問了句:“太子妃娘娘,娘子軍還收人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