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63節-《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3/3)頁
謝馳所帶的騎兵已順利和先前沖入敵陣的那支騎兵匯合,他們把受疲敝的騎兵裹進隊伍中央,呈雁陣繼續往前沖殺。
視線里一眼望不到邊的全是北戎騎兵,他們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會被北戎騎兵徹底圍死,只有沖散對方的陣型,才能有一線生機。
往日里他們沖散地方騎兵陣型后,自己這邊的步兵會迅速圍剿上去,把對方的騎兵困死在一個個步兵陣營里。
但這次謝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心有余力不足,哪怕他們把對方的軍陣沖散了,因為他們后方沒有步兵支援,沒法困住被他們沖散的騎兵,北戎騎兵很快又會重新聚集。
饒是如此,謝馳也不敢停下,帶著謝家軍幾番從北戎騎兵陣中沖出來后,又調頭殺回去,牽制住北戎的騎兵。
鹿門已然是守不住了,他在給江淮那邊爭取時間,于紫荊關設防。
沈彥之把五萬陳軍全都堵在了鹿門,鹿門若破,北戎人便可長驅直下,直取汴京。
謝馳之所以對沈彥之恨得牙癢癢,其原因就在這里,沈彥之似乎算準了雷州和江淮不會不管這個爛攤子,才出此計謀困殺喀丹。
五萬陳軍守鹿門,又有雷州謝家軍拖住北戎的騎兵部隊,固然能為江淮軍隊在紫荊關設防拖延時間,但這不代表謝馳認同沈彥之的一意孤行。
……
鹿門的一場苦戰,秦箏在收到前線急報后,帶著大軍火急火燎趕往紫荊關設防也是一刻沒敢停歇。
她們之前怕沈彥之同北戎結盟,防線全都設在了株洲一帶,現在得從頭再來。
秦箏對軍事尚不算太精通,但光聽陸則和其他謀臣分析,也知道鹿門絕非應敵的上選城池,要死磕打堅守戰,再怎么也是選紫荊關。
雖然北戎大王子的野心和武藝都盛名在外,畢竟這場調虎離山取大楚腹地的計謀就是他想出來的,可沈彥之誘北戎大王子赴鴻門宴,不惜賠上他自己的性命和權勢也要殺北戎大王子,秦箏覺得他和北戎大王子之間怕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她派安元青領兵兩萬前去鹿門支援,一是為了讓北戎那邊誤以為他們江淮、雷州、汴京的三方勢力是傾巢出動了的,有所忌憚,也方便鹿門的殘軍撤往紫荊關;其二可以和雷州謝家軍相互照應,不至于讓雷州那邊孤立無援。
秦箏自己則帶著董成、楊毅二人,號召紫荊關當地百姓,和軍隊一起挖壕溝設陷阱。
楚承稷命人送回來的每一封關于應敵的信件,她都已爛熟于心,但明知大敵在一步步逼近的那種心驚肉跳感,仍讓她指尖都止不住顫栗。
秦箏攥緊指尖,立在城樓上,看著遠處被將士和城中百姓挖出的一條條壕溝,對著左右的人道:“陳軍在鹿門可退,紫荊關卻是絕對不能再退的。”
陸則說:“安將軍的人馬會先將北戎軍引去沿途的山上兜圈子,且看這些山地能困死北戎多少人馬了?!?
秦箏眺望掩蓋在雪霧下的淡青色群山,“把斥候營的人全派出去,二十里地為距,每隔兩刻鐘報一次軍情,若見安將軍歸來,董將軍即刻領軍前去接應?!?
董成抱拳應是。
……
鹿門。
殘破的城門已經徹底擋不住北戎軍的撞擊,轟然倒地,被壓在城門底下的兵卒來不及爬起,就被外邊蜂擁而入的北戎軍踩踏成一灘肉泥。
箭雨如飛蝗一般密密麻麻射向入城的北戎軍,前邊的倒下了,后邊的踩著同伴的尸體繼續往城內沖,不消片刻,城門口處堆起的尸堆都快高過人頭了。
城下是一場酣戰,箭樓上又何嘗不是。
喀丹天生神力,愣是徒手將箭鏃扎入墻磚,以此借力攀上了箭樓。
他臉上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擦傷,不過那血跡襯得他一雙眼愈發嗜血兇殘,面對飛向自己的箭鏃,他隨手拎過一名陳軍當肉盾,就把所有箭鏃都擋了回去。
另一只手拔出腰間的彎刀,切瓜砍菜一般,所過之處的陳軍沒有一具全尸。
前方的弓箭手們雖用箭對著他,卻止不住地后退,身體抖若篩糠。
只有沈彥之端著弓弩,面色如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