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后又問身邊的嬤嬤,“你看看,哀家的多寶是不是瘦了?” 這聲哀家的多寶一出,殿中眾人的震驚可想而知。宋夫人心中的驚喜又上了一層,滿心的歡喜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除了她之外,沒有人會覺得高興,尤其是常氏。常氏皺了皺眉,眼神不虞地看了秦氏一眼,埋怨這人好不知事。明明是太后娘娘賞的后令卻不明說,害得別人胡亂猜測。 秦氏紅著臉,像個手足無措的孩子。 劉太后感慨萬千,哪怕是過了這么多年,哪怕是曾經的女童都成了婦人,卻依然還是如此的純真質樸,越發讓她覺得難能可貴。 可能是她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虛情假意,也可能是她在這深宮之中被困了太多年,便更是懷念那段時光,念著那時候的人。 宮門口發生的事,她是即刻就得了消息。 當年的事不宜宣揚,但也不是什么見不得光的丑事。 秦氏一直沒有遞牌子進宮,她其實是有些失望的,可正是因為如此,她越發覺得秦氏的難能可貴。 所以趁著今日之機,她愿意給秦氏抬舉和恩寵。 她看秦氏的目光溫和而慈愛,是殿中所有夫人們不曾見過的真情流露。眾人震驚之余,皆是暗暗提醒自己以后萬不可再小瞧承恩伯夫人以及承恩伯府。 時辰一到,眾人開始依次獻上壽禮。 若是生辰宴大辦,還會有姑娘們獻藝的環節。如今僅是簡單操辦,也就省了這一步。但各家夫人都有意讓自己的女兒露臉,所以派上前獻禮的全是各家最為優秀出色的姑娘。 三公為首,最先出列的是謝夫人。 謝夫人沒有女兒,自己親自獻上金繡佛經。她本就是禮佛之人,此佛經又是她自己親自所繡,自是得到了劉太后的夸贊。 輪到小蔥獻禮時,劉太后多看了幾眼。 “這是你義女?”她問秦氏。 秦氏連忙應聲。 “瞧著是個喜氣的,和你小時候有點像。” 小蔥最近又圓潤了一些,看上去十分喜慶,和秦氏小時候胖乎乎的樣子確實有點像,讓劉太后備覺親切。 劉太后問了她一些話,無非是叫什么名字年方幾何之類的事,末了夸她是個有福氣的。 宋夫人聽到太后娘娘抬舉自己的女兒,自知或有他們梁國公府的體面在,但也有秦氏的原因。她心中驚喜更甚,對秦氏和隱素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她的蠻兒流落在外性命堪憂之時,能得遇這樣的善心之人相救,本已是千恩萬謝不足以言表的恩情。誰能想到女兒義母和太后娘娘是舊交,倒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驚喜之余,也覺得臉上有光。 太后娘娘說的倒是沒錯,她的蠻兒確實是個有福氣的。 小蔥落座之后,魏明如上前。 那一身的紅衣,明麗耀眼,一出現就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盛國公府獻上的是一幅山物風景畫,重巒疊翠的群山連綿起伏,開滿杜鵑花的山巒之中,隱約藏著一處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子。 太監將此畫展開,劉太后看了好幾眼。 “你們有心了。” 眾人一聽這話,即知她喜歡穆國公府獻上的畫。 常氏面有喜色,心道還是女兒有辦法。不枉他們費了這么多的心思,果然討了太后娘娘的歡心。 有人恍然記起去年中秋宴上,太后娘娘似乎說了一嘴自己做的夢。說是夢到了九重山外開著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山花深處還有人家。記起這事的人暗自懊悔,后悔自己錯失了一個討好太后娘娘的好機會。 獻禮原本應是從高到低,世家高門在前,門第低些的靠后。承恩伯府最不顯,本應是排在最后面。可如今秦氏就坐在劉太后旁邊,明眼人都知道劉太后對她的抬舉。 等到四侯獻完禮,上官荑回到座位上之后,劉太后身后的嬤嬤似是不經意朝她們這邊看過來,抿著嘴笑了一下,道:“宋姑娘和上官姑娘都獻完了禮,奴婢瞧著傅姑娘都有些坐不住了。” 劉太后聞言,也跟著笑。 上位者一個眼神變化或是只言片語,便是風向。 隱素在無數羨慕的目光中上前獻禮,眾人見她獻的也是畫,原本羨慕的眼神一個個變得無比微妙。 世家大戶獻壽禮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打聽一下,最忌諱的就是和別人重禮。既不想被別人搶了風頭,又不愿意被別人壓一頭。 盛國公府獻的畫已經入了太后娘娘和陛下的眼,除非再有稀世的名畫,否則必將淪為盛國公府的陪襯。 太監從隱素手中接過畫,當著眾人的面展開。 所有人一見之下,眼神越發微妙。 承恩伯府竟然和盛國公府撞畫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