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頂替的人,是被人斷定活不到成年的早夭之人,為此他小心翼翼地偽裝成弱不禁風的樣子。縱然在父親面前展露自己的武藝身手時,也不忘克制隱藏真正的實力。 母親告訴他,他不是替身,他也是母親的兒子。母親敬重父親,身為母親的兒子,他怎么能讓父親失望。 “兒子以前并非讓著父親,而是身體不允許。如今兒子身體漸好,日后都能陪著父親切磋。” “好,好。”穆國公又是一陣大笑,同時心中涌起一絲遺憾。 早知這孩子是個能文能武的,他還是不忍心帶去邊關。雖然穆家會少了一個驍勇善戰的家主,但自家夫人身邊卻有能承歡膝下的兒子。 罷了。 世間之事,豈能兩全。 以這孩子的本事,哪怕是當一個文臣,也必會有一番建樹。 今日是新媳婦進門的第二天,按例要見族親。眼看著時辰不早,父子二人趕緊回去各自換了衣服,然后接見上門的族親們。 謝家的旁支不少,但血緣最近的也隔了四代。這些人多年來都依附著穆國公府,自然是唯穆國公府馬首是瞻。 老穆國公原本有兄弟四位,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最后只剩老穆國公一人。穆國公上頭也有同胞的兄長,可惜因為心疾未能活到成年。 到了謝弗這一代,又獨苗。 濟濟一堂的族人,越發襯得嫡宗一脈人丁單薄。 這些族人倒也識趣,許是因為絕大部分的子孫后代都跟隨國公府建功立業,幾乎全要倚仗嫡宗提攜,是以一個個都說著吉祥話。 謝弗才名在外,自然是他們夸獎的重點對象。隱素既有才名,還是武狀元,當然也收獲了無數的稱贊。 穆國公和謝夫人聽到眾人對自己兒子媳婦的贊賞,那叫一個心情愉悅,一時之間氣氛很是融洽。 族親們來得浩浩蕩蕩,去的也是浩浩蕩蕩。 除了謝氏族人外,還有一門親戚,那就是穆國公的奶嬤嬤林氏一家。 林氏原是老穆國公夫人的陪嫁丫頭,后來成了穆國公的奶嬤嬤。穆國公接手國公府之后,便將林氏一家還了良藉,平日里當成親戚往來,所以才有這么一門親。 她夫家姓張,張家人此次來賀喜,可以說是全家出動,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還有孫媳婦曾孫等十幾口人,看陣勢也不比謝家的族親小。 她一見到穆國公,眼眶瞬間就紅了。 先說穆國公瘦了,又說自己是如何的日思夜想,又是如何的日夜祈禱。祈禱穆國公平安歸來,祈禱謝弗身體健康。 “公爺,老奴年紀大了,也不知道還能和公爺見起回。上回見的時候公爺頭發還是黑的,這次竟也有了白絲。” 穆國公是重情之人,聽到這樣的話也有些動容。 他對自己母親的記憶不多,因為兄長身體不好,母親大部分的心思都撲在兄長身上,所以小時候陪他最多的就是林氏這個奶嬤嬤。 林氏帶了他那么多年,最是清楚他的性子,又說了好些勾人落淚的話。 “嬤嬤一路辛苦了,趕緊坐下吧。”謝夫人打斷她的話。 “多謝夫人體恤,老奴不辛苦。”她抹著眼淚,老眼看向謝弗和隱素這邊,道:“小公爺也長大了,上回見著還是個孩子,如今都成親了。” 等到謝夫人再請她入座,她這才會下。 張家人的規矩都不錯,哪怕是兩三歲的小孩子,行禮時都有模有樣。這一家人不僅規矩好,模樣也長得不差。 林氏當年是老國公夫人的陪嫁丫頭,年輕時也是個清秀佳人。她的兩個兒子長相中等,但兩個媳婦都長得不錯。生的兩個孫子隨母,個個都是一表人才,各自娶的媳婦也長得好。三個孫女當中有一人極為出色,衣著也最是顯眼。 淺綠色的裙,細白的肌膚,杏眼桃腮顧盼生輝,從儀態到相貌都很出色,委實不太像一個尋常人家出來的姑娘。 隱素若有所思,下意識看了一眼謝夫人的神色。 謝夫人本來就不是什么熱情的性子,清瘦的臉上瞧不出過多的情緒,但是隱素卻能看出來,婆婆不太喜歡這一家人。 這時林氏已抹凈眼淚,笑著再次對謝夫人道喜。 “老奴日也盼夜也盼,就盼著小公子太太平平的。自打聽到小公爺要成親的消息,老奴是喜不自勝,夜里做夢都笑醒了好幾回。” 那雙眼依依不舍地從謝弗身上移開,終于落到隱素身上。 “少夫人這模樣,老奴瞧著都歡喜。” 說著,她又抹起淚來。 “老奴一家子這些年承蒙主子們的照顧,日子過得很是體面。一日為奴終身都要認主,老奴受了主家的恩惠,感恩于心不知何以為報。若是小公爺和少夫人不嫌棄,就把這孩子留在身邊當個使喚丫頭吧。” 她推出來的正是那個最出眾的孫女。 那姑娘盈盈行禮,聲音也頗為動聽,報上自己的姓名之后,又恭恭敬敬地表達自己愿意進府為奴的決心。 “不是老奴自夸,妙詩這孩子又懂事又勤快,最是一個體貼不過的人。有她在身邊侍候著,少夫人也能輕省一些。” 隱素心下呵呵,不說話。 什么侍候人的丫頭,分明是想進府當姨娘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