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13章 事關小公子血統(tǒng)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趙政率軍出征,每日都有軍機邸報傳至京都。 部隊到了哪里,需要后方什么補給,攻下哪座城池,擒獲了哪個將領。 有時故意讓信使大呼小叫穿街走巷,好叫百姓知道。 終于—— 攻克壽春城、斬殺楚王負芻的捷報傳來,震動朝野、舉國歡慶。 就連販夫走卒都知道,楚國強大興盛,難以攻克。 如今打敗了楚國,九州之內,再沒人有資格做雍國的敵人。 只是有些人,看到的,注意到的,似乎跟別人不一樣。 “王后滯留魏國軍中半年,帶領魏軍攻入楚國。” “魏軍同楚軍在天湖鏖戰(zhàn),陛下放棄攻打壽春的機會,前去營救。” “我軍收編魏軍,允許魏軍帶軍旗進入壽春城。” …… 國君不在京都,朝臣們議論完國事,漸漸有人前往達政宮,轉述給太后聽。 沒過多久,太后姬蠻的眉毛就豎起來。 在宮中踱步不停、口中喃喃自語的次數(shù)也慢慢多了。 “馮劫!” 有一次,太后專門到前朝去,逮住御史大夫問道:“上回哀家聽說你要奏王后提拔外戚擔任要職一事,怎么沒了動靜?” 馮劫高舉笏板施禮道:“因那姜賁已經(jīng)識趣離開京都,這里再無外戚,故而微臣無事可奏。” 因為笏板擋著,他看不到太后的表情。 太后板著臉點頭,正要再問,馮劫已經(jīng)告退離去。 他走路的速度很快,快到?jīng)]聽見太后的呼喚。 但是好在,有人愿意聽一聽太后的擔憂。 廷尉李通古,是一個善于聆聽的人。 他常常端正地跪坐在太后殿內,在太后煩惱時用心為她解憂。 “李廷尉,你今日見到小公子了嗎?聽說他已經(jīng)會說不少話了。哀家記得,陛下小時候語遲,兩歲才開口說話。” 太后一面絮叨,一面輕呷茶水,秀眉微微蹙起,也不知是煩惱細碎的浮沫,還是在想別的事。 李通古回答道:“聽說宗管事緊守止陽宮,不準人進去。微臣怕生事端,不敢叨擾。” “宗管事……”太后哼聲道,“才跟了王后幾年,就以為自己是半個主子了!” 說起來,現(xiàn)在就連她去看,十回有八回都說小公子睡了歇了什么的。 真不知道他們有什么怕的。 對啊,到底,他們在怕些什么? “宗管事可是一直跟著王后殿下的,”李通古道,“從當初去洛陽就跟著了。聽說還輾轉幾次為王后送信,穿過同我軍征戰(zhàn)的魏國,卻毫發(fā)無傷。想必也是聰明人。” 有些話明著像是夸獎,可仔細咂摸,卻能品出別的味道。 “跟了那么久啊……”太后緩聲道,“那就跟魏國王室很熟悉了。” “這個,微臣就不清楚了。”李通古靜靜坐著,看夕陽的光線照進大殿,一抹清淺的光鋪在太后額頭上,讓那一張失去青春的臉越發(fā)顯得刻薄。 “跟魏國王室熟悉……”太后自顧自喃喃碎語,已經(jīng)篤定了這件事。 “說不定還得過什么好處,所以才那么用心看護著小公子?” 李通古猛然抬頭,在太后尚且沒有反應過來時提醒道:“殿下慎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