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朕可不是那種人-《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3/3)頁
江南地區明明極為富庶,結果全都成了窮鬼。
朕也沒拿到多少錢糧,錢糧都去哪里了?
他們還欠了朝廷的稅糧沒交齊呢!
“你覺得咱設立糧長的制度為何?”
“貪官污吏太多了?!蓖醪祭缱允侵览现煊眉Z長來征收稅糧的緣故。
他可沒說老朱是不信任官僚集團。
“咱當初設立每個區域由政府指定一名大戶充當糧長、兩名大戶充當副糧長,由他們負責稅糧的征收與運輸工作,但朝廷并不向糧長們發工錢,也不提供任何活動經費。
你可知道咱們的目的?”
王布犁搖頭:“倒是不清楚,陛下大抵是為了省錢吧?!?
朱元璋哼哼了兩聲:“那你可小看咱了。”
他伸出三根手指道:“第一,將朝廷征收稅糧的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轉嫁給地方大戶。
大戶所擁有的資產,也可以成為朝廷稅糧征收上的一項“保證”。
當稅糧無法正常征足時,大戶們常被迫以個人資產來抵充稅糧。
第二,農戶納稅需將稅糧運送至州縣倉庫,每戶人家單獨運輸成本極高,且容易遭遇收糧官吏的刁難盤剝,所以歷朝歷代都會很自然地出現有背景的“攬納戶”;
百姓將稅糧交給“攬納戶”并提供一定報酬,再由“攬納戶”將稅糧送往州縣。
但“攬納戶”也存在問題,他們如果與州縣官吏勾結,壟斷稅糧的繳納渠道,農戶有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繳上稅糧;
而最讓朝廷頭疼的,是有些“攬納戶”可能會騙糧,收下農戶的稅糧之后卻不將其送往國庫,反自己囤積起來賤買貴賣。
咱認為大戶“有恒產者有恒心”,讓大戶擔任糧長來取代良莠不齊的“攬納戶”,是一種“以良民治良民”的好手段。
第三,便是你說的緣故。”
王布犁撇撇嘴,說破大天去,還是你摳逼的性子搞出來的政策。
老朱一直都在轉移行政成本,無論是臨時工胥吏還是糧長。
好處他都想要。
但錢他不想出!
玩的就是黑吃黑的那一套。
就是天底下沒有人比他更黑了,也沒有人比他更有實力。
王布犁嘆了口氣,悠悠的道:“陛下,有些錢該花就得花,我記得前幾年就處理了一批糧長?!?
“咱知道干糧長但凡認真做事,一定會得罪人。得罪人,大概率就會被人羅織舉報。
是個得罪人的活,所以咱給了他們一個回報,略具實際價值的,是“雜犯之罪”可用錢來贖。”
朱元璋對于王布犁的揶揄絲毫沒有改觀,而是得意的道:
“咱沒有天真到相信糧長全部奉公守法,也不愿耗費你所謂的行政成本去核查每一條針對糧長的舉報是否屬實。
允許糧長們拿錢來“贖罪”,就成了對咱最有利的處理辦法。
既可以維系以嚴刑峻法治國的方針,對糧長也有約束,卻又不至于太過挫傷糧長們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削弱乃至消滅大戶。
只許贖“雜犯之罪”的意味深長之處,也恰在這里:
咱可以容忍糧長們欺壓底層百姓,允許他們出了問題拿錢來贖罪,朝廷得了錢,糧長也能保住命;
但咱絕不容忍糧長們在收取稅糧時營私舞弊,因為那會破壞大明的正常運轉?!?
王布犁扇著扇子嘿嘿一笑,命人全都退出十步外,他站在樹蔭下:
“陛下,那你可是在大明未來見到了這套政策實行的如何?”
面對王布犁的詢問,朱元璋嗯了一聲:“都是貪官和刁民太多了。”
朱元璋沒想到在正德時期,大明就有許多逃民了,朝廷所收取的賦稅每年都不齊全。
當然了,這種賦稅收齊的事在他洪武時期也是完不成的。
既然看到了結果,朱元璋還認為他的政策沒有錯。
王布犁點點頭:“陛下所言不虛,今后還是得加大對貪官污吏的懲處力度?!?
“不錯,此番糧倉全都缺額的事情,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免得大明的賦稅全都被旁人給倒賣走了。”
朱元璋對于糧食很是重視,糧稅這方面是他今年已經咬著后槽牙才給江南地區減免了一些賦稅。
想要在免稅,那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看著王布犁臉上陰晴不定,最終長長的嘆了口氣:
“糧食是咱大明重中之重的事情,你可有什么法子能讓江南地區百姓把稅糧都交上來?”
“沒有?!?
王布犁果斷開口,如今江南百姓賦稅極重,他們其中許多人都掙扎在溫飽線上,正反都是你的子民,又不是死去的張士誠的百姓。
一個勁的報復他們這么多年,還沒報復過癮。
你不想改變,關我什么事!
反正大明又不是我的。
“你好好想一想?!?
王布犁扇著扇子佯裝思索了一會譏笑道:
“陛下,實在不行我們去番邦小國擄掠百姓讓他們給你當農奴,正好滿足你的想法,光干活不要工資給口飯吃就行了,死了就在換一批?!?
“胡說八道?!敝煸巴瑯由戎茸樱骸半蘅刹皇悄欠N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