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鐵鍋燉大鵝-《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1/3)頁
王布犁瞥了朱棣一眼,哼笑一聲,沒理會他。
老四,你可得記住此時你自己臉上是什么表情,免得一會上痛苦面具。
就在朱棣得意之時,畫面上就傳來了平定漢王之亂的大字。
朱棣嘴吧長大,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些什么。
朱元璋同樣也沒想到朱棣的兒子也有模有樣的要進(jìn)行奪嫡。
王布犁嘖嘖兩聲:“老四,這也算是類父的一種行為,你該感到欣慰。”
漢王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熾的同母弟,性兇悍,狡詐多智,以才武自負(fù),善騎射。
朱棣“靖難”起兵時,常隨父王出征,多次在戰(zhàn)場上救他爹轉(zhuǎn)危為安,此后居功自傲,常有不法行為。
朱棣繼位之后,曾征詢過一些大臣意見,琪國公丘福、駙馬王寧等軍方勢力認(rèn)為朱高煦功高,可立為王儲,但是朱高熾在洪武年間就立為燕世子,不能更改。
后封朱高煦為漢王,封國為云南,朱高煦不愿就藩,請求留在南京。
朱棣不得已為之,此后朱高煦常以唐太宗李世民自比。
“好好好。”朱元璋摸著胡須哼笑一聲:
“看樣子咱兒子舔犢之情很深吶,亦或者你對自己所立的皇太子也不滿意,故意把他放在這里搞事。”
此時的朱棣回答不出來未來的他為什么會如此做事。
他先前就曉得朱高煦這個兒子極為勇猛,是類他的。
永樂十四年冬,朱棣因朱高煦府中有私募軍士3000余人,不隸籍兵部;
縱衛(wèi)士于京城內(nèi)外劫掠,支解無罪之人,投入江中;殺兵馬指揮徐野驢,又潛用乘輿器物,遂將其囚禁西華門內(nèi),廢為庶人。
皇太子再三求情,朱棣決定削其兩護(hù)衛(wèi),遷徙至山東樂安州(今山東廣饒)居住。
其用意是樂安離北京較近,日后即使出事,也可朝發(fā)夕至,擒其歸案。
朱高熾病故,太子朱瞻基京奉喪。
朱高煦篡奪之心急不可待,以為時機(jī)已到,便企圖在途中以伏兵襲殺朱瞻基,因過于倉促,不及準(zhǔn)備,未能達(dá)到目的。
朱瞻基即位后,雖對朱高煦之野心早已洞察,但仍不露聲色,沉著應(yīng)變。
他穩(wěn)操權(quán)柄,選擇時機(jī),隱忍待發(fā),以做到既剪除朱高煦的叛亂勢力,又使國內(nèi)形勢穩(wěn)而不亂。
朱瞻基對其叔父朱高煦覬覦王儲、謀奪皇權(quán)的野心雖已清楚。
但為了妥善處理此事,他一面嚴(yán)加提防,作好防范措施,一面等待時機(jī),讓朱高煦的謀叛野心充分暴露,爭取朝廷上下的輿論支持,以便師出有名,一舉而除之。
“方才看我對瞻基這個嫡長孫很看重。”
朱棣指了指自己的朱瞻基的操作,很是穩(wěn)妥,看樣子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動亂。
尤其是方才自己把次子給廢為庶人,又削去了他的兵權(quán),就算是想要造反,那也很困難。
朱元璋卻是覺得這個重孫子也是個當(dāng)皇帝的料子,先是身懷武藝能領(lǐng)兵打仗合格,而且心思還深,懂得引而不發(fā),再一舉消除威脅,使得自己能夠占據(jù)大義。
“如今看來,他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朱瞻基確實是沒有讓朱棣失望,他為了盡快促成朱高煦謀反,對他所上的諫言無不應(yīng)允,即使手下臣子多指出漢王朱高煦的用心來,他也裝作不知道。
如此驕縱之下,朱高煦越發(fā)場狂起來,終于開始了謀反。
宣德帝親征后,漢王朱高煦被迫投降,父子皆是被擒到京師。
“就這?”
朱棣覺得自己把兒子給廢了放在樂安這塊小地界實在是過于有先見之明了。
“瞻基平叛進(jìn)展得如此迅速順利,主要在于胸有成竹,處置得當(dāng)。”朱元璋搖搖頭:
“他先在政治上暴露漢王叛亂的陰謀,使平叛之事取得輿論的支持,并隨時掌握朱高煦的動向,又在軍事上作了較長時間的周密部署。
在臨戰(zhàn)之前,對朱高煦的心理、軍事實力、叛亂部署等重要軍情,都作詳細(xì)的分析,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對策。
作戰(zhàn)時,又兵貴神速,大軍朝發(fā)夕至,迅速包圍樂安,使朱高煦局促城中,成甕中之鱉,井中之虎,故能以強(qiáng)擊弱。
在眾寡懸殊的態(tài)勢下,朱高煦不得不被迫出降請罪,使這次叛亂順利平息。”
朱元璋很能明白朱瞻基的操作,重孫子如此的手段也是讓他感到欣慰。
至少平息叛亂之后并沒有宰了朱高煦,很是讓朱元璋滿意。
總歸來說,大家都是血緣關(guān)系相當(dāng)近的。
“當(dāng)然,這一叛亂的順利平息,還與老四生前對朱高煦政治野心的防范和懲治有關(guān)。
在這一問題上,可以說老四是一位有遠(yuǎn)見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朱高煦不過是一個在政治上懷有野心,居功自傲,蓄意制造亂,違逆軍心民意的野心家。
在軍事上,朱高煦是無謀無斷、無深圖遠(yuǎn)算之人。
他在違逆形勢的情況下發(fā)動叛亂,既在政治上負(fù)叛亂之名,又在軍事上倉促盲動,困守樂安,自取滅亡。”
王布犁也給朱棣吹了一波。
主要是他覺得朱高煦到了那個份上真是自取滅亡,興許都不想活了。
朱棣臉上又露出得意的笑容,連連頷首:“咱大抵是看上這個孫子的能力了,頗類我。”
徐妙云目前雖然沒有生下朱高煦,可是也清楚的知道次子在靖難戰(zhàn)役當(dāng)中對他爹多有營救。
只不過腦瓜子實在不是當(dāng)皇帝的料,自己早有發(fā)覺。
“若是你狠心讓他去云南就藩,也不會出這種事。”
徐妙云在一旁抹了下眼淚。
“咱知道了,以后定會狠下心來的,如同父皇一般。”
朱棣在一旁扶著徐妙云的肩膀勸了一番。
然后王布犁等人就瞧見了,被圈禁的漢王朱高煦絆倒看望他的宣德帝。
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
誰承想朱高煦年歲大了,依舊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