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人人都有私心-《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3/3)頁
朱元璋對于大明的軍隊非常不滿意,他們還有什么軍紀可言嗎?
對大明來說,這場危機已經過去,但對也先來說,它標志著末日的開始,他受了喜寧的煽動,去追求至少征服華北的一部分和在北京立一傀儡皇帝那樣的不切合實際的目標。
但是他失敗的跡象一旦顯示出來,他對一貫不安分的蒙古部落的控制開始逐漸消失。
在他從北京撤軍后不到幾天,他的上頭領導,也就是蒙古的脫脫不花汗正在向明朝廷派出納貢使團。
可是也先的部隊依然強大和完整無損,喜寧仍繼續向也先提出一個又一個新的浮夸的計劃。
他提議通過西北發起進攻去奪取南京,然后另立朱祁鎮為皇帝。
另外還提出一些同樣不切合實際的計劃。
也先的部隊繼續襲擊,有時在京師以北和西北的邊境以相當大的兵力進行。
為了對付這種襲擊,明人逐步加強戰略要隘,同時騎兵又開始定期地從大同和宣府出發,深入草原進行掃蕩。
不過這一積極主動進攻的政策效果甚微,甚至還讓明軍的后勤非常緊張。
因為這一地區在前一個秋季已被蒙古人的入侵搞得一片荒涼。
于謙力挽狂瀾,頂住壓力,堅持對也先展現大明的實力。
沒什么招數可出的也先派喜寧出使大明。
他立刻被明人抓獲,審訊并處死。
“嗯,這個于謙表現的不錯。”朱元璋忍不住點評了一句,他方才一直都在觀察于謙的行為。
也先于是失去了他對大明事務的專家和他的宏偉的入侵計劃的制訂者,退回草原。
原先專注于存亡問題和緊迫的防御工作的朝廷,這時開始認真地考慮朱祁鎮的未來了。
畢竟現在這個皇帝的位置,稍微有些不符合傳統。
可是朱祁鈺在北京保衛戰當中,表現的并不差勁。
朱祁鎮這時正處于嚴重的困境,他的大部分隨從在進攻北京時期已經把他拋棄。
蒙古人屢次試圖談判,但是大明朝廷無理由地懷疑,也先會利用朱祁鎮回京的問題作為發動一次新進攻的借口。
不少朝臣提出抗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證太上皇的返回,但朝廷拒絕進行爭論。
因為新皇帝朱祁鈺也在逐漸鞏固他在朝廷的地位。
事情變得很明顯,這時的天子,原來十分勉強地登上寶座和在最初的日子里證明是十分優柔寡斷的朱祁鈺,此時決定保持他的權力,
而他的前任皇帝的返回作為一個潛在的難題,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在他面前。
朱祁鈺屁股坐在這個寶座上,他心中很難再升起自己主動下去的心思了。
畢竟“太上皇”他是自己作到這種地步的,不是誰去逼迫他的。
守住大明基業,給予力挽狂瀾于謙支持的是朱祁鈺,而不是被俘的叫門天子朱祁鎮。
“不錯。”
朱元璋對于朱祁鈺這個后代感到很滿意,皇位哪有讓的?
讓出去自己還能有個好下場?
支持他的那幫臣子還能有個好下場?
大明再次回到朱祁鎮的手里,當真會變得更好?
朱元璋對著朱祁鈺說道:“朕覺得他心中憋著一口氣,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比他大哥強,跟你一樣。”
朱棣不敢接這話茬。
但是朱祁鎮的表現實在是讓他極為丟臉,此時也盼望著朱祁鈺能夠表現的好一些,給他留一些顏面。
現在也先見朱祁鎮這個皇帝已經拿不到什么好處,便想要放回去之前再要一些好處。
奈何朱祁鈺是不愿意見到的,當初自己不想當這個皇帝,結果你們偏要我當。
還是于謙站出來說皇位已經定了不會更改,朱祁鈺見自己手底下最得力的大臣都這么說,他才同意接回朱祁鎮。
“死在外面得了,回來也是添亂。”
朱元璋瞧著堂堂天子帶領“五十萬人”出征,結果到頭來自己被俘,坐著一個寒酸馬車返回,臉色十分難看。
讓一個注重親情之人,都說出這種話來,可見朱祁鎮的所作所為,讓朱元璋多失望。
王布犁挑挑眉,心想老朱你可別著急啊。
叫門天子回頭還能給伱整個大活呢。
“如今朝廷已經初見內閣首輔的影子了,許多事都是由于謙主持。”
朱元璋又對著朱棣說道:“土木堡大敗,讓勛貴損失慘重,文官集團勢力直線上升,此消彼長之下,今后大明武將的地位如狗一般,咱也算是知道緣由了。”
但是這些事朱棣全都不清楚,他只能點頭應聲稱是。
沒有讓朱元璋失望,朱祁鈺上臺后,確實挺愛干活的,首先就是北京防務問題放在重中之重,免得蒙古人再次入侵京師,造成破壞。
然后水利的興修和黃河的治理上也有不小的進展。
當然了,對于皇帝而言,最為主要的還得是皇位的繼承人身上。
這件事不單是女人雙標,作為男人同樣也雙標。
朱元璋的眉頭不可避免的再次皺了起來。
朱祁鈺接受皇位的條件已經含蓄地規定,他的即位是暫時性的。
因為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在朱祁鈺任監國的同時,已公開地被定為皇太子,而且在朱祁鈺登上皇位以后仍繼續為皇太子。
這就確保皇位的繼承權,最后將回到朱祁鎮的正統世系之手。
但是朱祁鈺不但決心繼續留在寶座上,而且要使自己的一系保持皇位的繼承權。
“完蛋。”朱棣忍不住出聲:“他還沒有完全收服于謙忠于自己,就想要單獨干這事,實為不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