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安伊娜-《如歆如意》
第(1/3)頁
柳綠燁看著如歆離開的身影,“人生有所追求,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有些動西就暫時不得不放下了。生活本就不易啊!”
是的,生活本就不易,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還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展云舒吧,平和閑適也挺美好!
沈耀金坐在辦公室里批閱文件。
他的助理豐平朔拿著一份名單站在門外,他舉手敲了敲門。
沈耀金抬頭起頭來,門外又傳來敲門聲,“進來。”
豐平朔拿著名單進來,“董事長,我回來了。”
沈耀金:“有什么結果嗎?”
豐平朔把名單遞給沈耀金:“這是貧困戶名單,我都落實了。”
沈耀金:“好的。我周末抽時間去一趟。”
豐平朔:“董事長,你是要親自下鄉?”
沈耀金:“看情況。”
豐平朔:“我知道,董事長這是要和夫人一起去。”
“好了,去準備物資吧。”沈耀金遞給豐平朔一張清單,上面羅列了各種生活用品。
豐平朔接過清單,“董事長,你這次帶孩子們過去嗎?”
沈耀金點點頭;“帶的,兩個高中生,兩個小學生。你順便幫他們買點合適的東西吧。”
豐平朔:“好的。”
沈耀金正要下班,梁越碧卻來了,“沈耀金,我想周末跟你們一起下鄉。”
沈耀金:“可以的,物資我已經買好了,你跟海心加入就可以。”
梁越碧:“我也派人去買了。”
沈耀金:“你跑來就問我這事嗎?”
梁越碧:“不是。我還想知道,你這公司做到如今這程度,你是怎么經營的?”
沈耀金:“討論這個問題,需要很多時間吧。企業文化,個人素質、能力,總之,你得慢慢學習了,你跟我來。”
沈耀金帶著梁越碧來到一間書房,書架上的書非常多,碼得整整齊齊,“你看看這些書,相信對你有用。”
梁越碧看到眼前書架上的書,不禁驚嘆:“這么多,你都看過?”
沈耀金:“是的,我都看過,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金屋和玉都不是尋常品啊!”
梁越碧:“說得有道理。《企業管理》《成功之路》《經營者》……我想這些書我是可以看看的。”
沈耀金:“你看上那本就拿吧,看完放回來就可以。”
“好的。看來,你這位姐夫,可是我的良師益友。”梁越碧說完,在書架上看看,拿了幾本書。
沈耀金:“你看書最好是一個系列一個系列看完,這樣比較有次序,書架上的書都是一系列一系列擺放的不容易弄亂。”
“好的。”梁越碧把書放回原位,在書架上重新拿了幾本。
如歆和藍海心在酒店里看裝修,看看是否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藍海心拿著裝修圖紙,如歆看著已經完成的部分,裝修的風格和圖紙上如出一轍。她便從這一間走到那一間,甚是滿意。
藍海心緊緊跟在她的身后:“姐姐,這圖紙是你的作品,我是按照圖紙上的來檢查他們是否做得到位,具體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你還得跟我說,因為有些地方我怕檢查時有疏漏。”
如歆看著藍海心認真小心的樣子,“妹妹,不必要緊張,你的工作態度已經很嚴謹了,相信你能做好!”
如歆和藍海心在酒店里巡查,把每一個地方都檢查了,對于酒店的整改工程,就目前已經完成的部分,如歆還是比較滿意的。
藍海心看著姐姐工作時候這么認真,一絲不茍,她心里佩服,“姐姐,你做事情,讓人放心。”
時間不知不覺地溜走,轉眼三個小時過去了。如歆和藍海心從酒店出來,驅車準備去下一個酒店。
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周六這一天,沈耀金,如歆帶著兩個孩子,梁越碧,藍海心,殷華云和林韻、威林一起到鄉下扶貧。鄉下道路彎彎繞繞,路旁綠樹成蔭,遠處群山此起彼伏,颯颯山風送來清新的空氣,聞著這清新的空氣,讓人覺得非常舒服。
在一處山坳,拉起了一條長長的鮮紅的橫幅,橫幅上醒目地寫著:愛心送給你們,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終于到達目的地,志愿者把幾輛車上的物資從車上往下搬,再把它們整整齊齊的分門別類的堆放在一處。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他們都是事先接到通知趕來的村民。
沈耀金、如歆帶著沈力鴻和沈飛雁一組,梁越碧和藍海心一組,殷華云和林韻、林威一組,向群眾分發生活用品。
拿到生活用品的人們離開了長長的隊伍,領物品的人們漸漸少了。等生活用品分發完,大家排好隊伍,拍幾張照片留念。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也許,有能力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樣的生活經歷讓孩子們耳目一新,下鄉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感受,最開心的是他們了。
村民們陸陸續續離去,沈耀金他們也準備返程,這時候走來一位老婦人,她拄著拐杖,走得很慢,如歆趕緊上前扶住她,“老奶奶,你是現在才來的嗎?”
老奶奶:“是的,我腿不便,雖然很早就出發,可是還是來遲了。”老奶奶有點惋惜地說,“本想領點救濟品,沒想到來遲了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沈耀金從口袋里掏出五百元,遞給老奶奶:“老奶奶,你不容易,這點錢給你做伙食費吧!”
老奶奶看了看沈耀金:“我要的是大米,花生油,洗衣粉之類的,你給我錢,我這腿,上街太遠我去不到買不了啊!”
沈耀金:“老奶奶,那你把地址給我,明天我派人給您送去。”
老奶奶說了詳細地址,沈耀金拿出紙筆,記了下來,“老奶奶,你先回去吧,明天您會看到生活用品的。”
老奶奶一再道謝,邁著蹣跚的腳步往來時的路走去。
大家收拾好東西,準備返程。
此時的他們,心里感到很幸福:因為,給予比索取更快樂!
很久沒有到偏僻的村落間走走了。今天從一條小路經過,看見一戶人家門前正在做法事。幾個穿著法衣的老人圍著幾盆香火在轉悠。
我很好奇,于是停下了腳步。只聽得一位婦女說:“老人已經80多歲了,在這里是屬于年紀大的老人,是自然老去!”
另一位婦女不這么認為,“你知道什么,老人去年身體還很硬朗著呢。今年年初,她兒子出車禍死了,她這心里難受,活著沒有指望,整天陰著臉,抑郁著呢,也跟著去了。”
“那她家里沒有其他人了嗎?”
“沒有,他們是母子,雖然她催得緊,但是她兒子一直沒有結婚,也就沒有孫子。”
“那就是母子二人,兒子先去世,做母親的看不到未來了,抑郁成疾,也跟著去了。”
“差不多就這意思吧。這場法事,是我們族里人大家出錢給老人請來的,她的身后事只能夠同姓人大家一起湊錢來幫她料理了。”
“去世了,也沒有個人送終,也是可憐。”
人們紛紛嘆息此人命運多舛。做法事的口里咿咿呀呀唱著什么,我們也聽不懂,“既然都沒有后人了,為何還要做法事?”
“人們為了超度亡靈啊。”
“我們這村子,鄰里間關系很和諧的。但凡哪一家有紅白喜事,大家都會來幫忙。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族里管事的出面,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所以,老奶奶的身后事,我們會辦得妥妥帖帖!”
“大家都是鄉鄰,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那家那戶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的,只要開口,大家都來幫忙,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我聽著大家聊天,心里很佩服這些鄉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實例我見的并不多,如今,在這偏僻鄉村,見識了這里的人民民風淳樸。
誰說不能“四海之內皆兄弟”呢,這里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家人從資助點回家,路途有點遠,沈力鴻和沈飛雁在車上就睡著了。大家都很疲憊,但心里是很高興的。汽車平穩地駛在公路上,一輛緊跟一輛,像一個車隊。公路上的人們駐足凝望,有些人還停下腳步,向車隊揮手。
雖然辛苦勞累,但是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大家心里還是很幸福的。如歆照顧著兩個熟睡的孩子,她想:但愿他們知道,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饋贈永遠比索取要快樂得多!做善事也是一件積德的事。
如歆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蓋在飛雁的身上,把沈耀金的外套也拿過來,蓋在力鴻的身上。看著兩個孩子睡得正香,心里也是幸福的。
兩個小時后,終于回到了家,沈耀金把車停在家門口,下車來,和如歆一人抱一個孩子回到家里。
柳綠燁看到如歆和沈耀金抱著熟睡的孩子進來,趕緊去打開房門。
保姆阿姨拿著桶打了半桶水,放下一條毛巾,提著桶過來給兩個孩子洗臉,抹手,然后幫他們蓋上被子。
如歆看著保姆忙前忙后,“阿姨,辛苦你了。”
保姆:“沒事,我應該做的。”
兩個小孩白天玩得累了,睡得很沉,一點也沒有要醒過來的樣子。
忙了一天,腰酸背痛的,沈耀金說,“有意義的事情多做幾次也沒關系,就算是累,心里也很踏實,尤其看到他們拿著這些物品時,露出那淳樸的笑臉,我這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樣甜。能夠幫助到他們,我感到無比的高興。”
如歆:“是呀,當我們有了能力,適當幫助一下這些弱勢群體,心里確實覺得很開心,很幸福,覺得自己人生很有意義。”
梁越碧和如歆回到家里,一頭栽倒在沙發上,“太累了!”
梁越碧聽到電話響,也不想接,無奈電話一直響不停,他只好拿起電話:“喂,你是誰呀?”
“董事長,酒店已經竣工了,明天是否要去驗收?”
“通知了如歆沒有?”
“還沒。”
“好的,我來通知,明天我們去驗收。”
“好的,董事長。”
梁越碧給如歆打了一個電話:“如歆,酒店完工了,明天我們去驗收吧。”
如歆:“好的,公司股東對于酒店因整改工程停業,經濟上遭受損失頗有微詞。”
梁越碧:“有我在,如歆,你就大膽做你想做的事情吧!我相信你!”
如歆心里一陣感激,以前梁金戈也是這般護著她,現在,他的兒子也是這般,“好的,我會好好干,一定不辜負你和你爸的期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