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這年代的京都,程語楠感慨萬千。 上輩子她高中大學讀博都是在京都,而再看現在的京都,心里還是起伏不定。 安老爺子跟老太太因為常年喝程語楠給配置的藥茶,原本花白的頭發都多了些青絲,身體依舊硬朗。 如今都八十歲的高齡,還是精神矍鑠。 “這丫頭怎么還不來呢?小杜,你再去大院門口看看。” 老太太嫌棄地拍了他一巴掌,“干啥呢!沒個消停,大早上小杜都跑三趟了,這人要來她早就開車進來了嘛。” “是啊安老,您先坐沙發上休息會兒,楠楠他們來了,小杜肯定第一時間就知道!”劉嬸子也跟著勸。 被老太太訓斥了,老爺子這才消停地坐回去等著。 “沒想到咱們家小輩最出色的竟然是楠楠,那丫頭咋就這么招人稀罕呢!老頭子,前幾天公家還給我那套三進的院子,要不再給楠楠吧,現在添了兩個孩子,她公婆這么照顧楠楠一家,將來怕是得跟著他們家養老,這么多人,那兩進的院子怕是住不開,干脆,把那三進的也給她,等他們搬來京都,也能住得寬松。” 老太太家當年可是京都的大戶,雖然大多東西都已經捐了,可改革開放后,政策都在變,以前保留下來的那幾處宅子,都還了回來,老太太原本打算給楠楠一棟,剩下的這處留給景懷一家。 可誰叫楠楠這么出息又孝順呢,她就想多護著幾分。 反正別的先不說,就楠楠每年給他們弄的藥茶,她們老兩口就心里跟明鏡似的。 這么好的東西,就是自家中醫世家都不一定弄出來,拿著錢都沒地兒買的東西,楠楠卻成斤成斤地往他們老兩口面前送。 孫女孝順,他們也不能裝傻充愣。 “你的東西你說了算,想給誰給誰,誰敢有意見,叫他們來找我!”老爺子也是贊成的。 這邊老兩口商量著,院外傳來一陣汽車的聲音,小杜騰的一下站起來往院外跑,“回來了回來了……” 等進了家門,程語楠一家受到老爺子他們的高度歡迎。 尤其是言言這小家伙,軟糯糯的小包子,嘴巴又甜又會哄人,把老爺子老太太哄得眉開眼笑,恨不得抱在懷里親相。 兩位老人惦記了大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還不忘關心程語楠在黑省的事。 吃完飯,兩位老人非得帶孩子讓他們休息,有小杜他們在也不操心,兩人就回他們的房間,飽飽地睡一覺。 第二天,陸時野開車親自將程語楠送進大會堂。 看著莊嚴而肅穆的地方,程語楠攥緊的掌心都是汗水。 等大佬向她握手時,她的那顆心都在怦怦地跳動。 尤其聽見大佬對她和藹的那句:程同志,你辛苦了! 程語楠激動到眼眶發酸發熱,那一刻她所有的努力都化作星光,將她的心緊緊纏繞。 她很想大聲地回一句:為人民服務,盡職盡責,不辛苦。 并非喊的口號,而是從心而內的迸發。 接受完儀式,拍照,再次登上人民日報,程語楠感覺自己意氣風發,想付出更多的努力,做更多的事,回饋給老百姓。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她又怎么能不做第一批響應號召的人。 然后,程語楠就很干脆地讓陸建設來找她了。 多年的培養,現在終于要放開手腳。 陸建設已經是廠里的副廠長,可他聽說三嫂想他下海,都沒帶半點遲疑,當即回去辦理辭職,帶著程語楠給的啟動資金,開始了他們兩人的創業之路。 時光飛逝,一晃眼又是五個年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