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復高考-《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


    第(2/3)頁

    除了小高大隊之外,其他各大隊高蕓也都有一一拜訪,另外一些不屬于他們縣城,但與他們食品廠有生意往來的一些大隊,高蕓也有特地去拜訪了番。

    并且花了大量的錢。

    這才總算促使那些大隊在原有的知青點基礎上,擴建了一批知青樓出來。

    條件肯定不會太好。

    十個平方的兩人居。

    但這些錢是不得不出,這些房子也是不得不建,不然兩三萬個知青陸續過來,總不能讓他們睡野外吧。在食品廠附近給他們建住宿樓也不合適,只能建在各大隊內部,住宿條件還不能太好。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太好了的話,村民該有意見了。

    那些教授老師的住宿條件其實也好不到哪去,還得專門給他們挑一些偏僻且比較貧窮的地方建房子,讓他們住。

    不然不好對上面交差嘛。

    隨著時間進入六九年,大量知青已經通過多次考試分類完畢,各科教授老師們也都到位,高蕓很快就開始了自己新計劃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規模授課。

    沒錯,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課。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專大專和大學的那些人,也不會過來下鄉,當知青下鄉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還是初中畢業和高中畢業沒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誰下鄉啊?

    所以他們基礎知識學的可能不錯。

    但專業知識可以說是基本為零。

    畢竟他們本來就沒學過這些,不可能讓他們一下鄉,就能跟著老師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種地都得學一段時間。

    因此計劃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課。

    按天賦分開學習,有數學天賦的去數學系,有物理天賦的去物理系,興許不能算做大學教育,但應該也能算得上大專教育了,不管怎么說,先學起來。

    如此過了兩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師才開始帶著對很多情況已經有了些基礎了解的學生,開始申請資金,組建研究項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項目還是偏向于農畜行業,食品業,食品化工業等相對基礎的行業。

    再不然就是數學和理論物理等,對于各種高科技設備儀器要求相對較低。

    全靠天賦的研究項目。

    其他方面嘛,高蕓連相應的儀器設備都無法提供,或者說即便能在未來世界買到,也無法合理拿出來,只能讓他們去繼續培養學生,做些簡單的研究。

    因為他們的研究其實并不能算是從無到有,高蕓不但能從未來世界帶來很多更為先進的知識技術,還能幫他們排除掉很多已知的錯誤方向,節省時間。

    所以各項目研究進度挺不錯的。

    后續因為食品廠賺的利潤不夠,高蕓還又成立了附屬電子機械廠,生產了大量的小家電小產品,出口賺取外匯。

    七十年代初期,隨便一些后世精巧的小家電,乃至于隨身聽,都足以橫掃四方,關鍵的是利潤還相當之高,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海外有人模仿抄襲啥。

    畢竟這些小東西技術難度并不大。

    但不管如何,高蕓還是靠著這些東西賺取來的巨額外匯,既成功獲取了大量的研究資金,確保那些項目能繼續進行下去,也讓一些人對她做的那些事情睜只眼閉只眼,甚至于主動幫忙遮掩。

    畢竟很多技術在外人看來。

    都是高蕓利用那些教授研究的。

    等時間推進到七七年的時候,趁著上半年各方面已經開始松動,甚至于很多教授都收到原來大學信件要求他們回去。高蕓是一邊安撫,一邊出高額薪資以及保證成立大學等各種條件挽留那些教授,同時向上申請成立一系列學校。

    此外就是,張懷陽七月退休。

    高蕓升級成為廠長的同時,向省里面申請了資產重組,就是把以前相對零散的那些廠子和陸續成立的附屬廠子重組,進行全面梳理,成為省屬的資產。

    也就是說正式成為綜合集團。

    食品廠轉為分屬食品廠。

    核心主營項目轉為電子機械。

    畢竟相比較于一些家用電子產品的利潤,食品廠的利潤實在是微薄的很。

    所以電子機械成為主營也合理。

    當然了,這些實際上都不算特別重要,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成立大學,以及將原有的那些研究項目拆分,有的靠掛到農研所,有的靠掛到還未成立的學校某系,還有的直接靠掛到集團研究部。

    很多原本不好光明正大表現出來的東西,全都陸續的擺上了明面,先前不好進行的一些項目也都紛紛開始規劃。

    這些事高蕓籌劃準備了很多年。

    因此進行的自然也還算順利,比如說大多數教授都很樂意留下來,只是希望能把親人也都接來一起住,或者希望先回去一趟,把自家原來房產拿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