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多賺點,也能多帶點海外資金回國投資嘛,賺外國人錢不對,別說賺外國錢錢了,賺有錢人錢,高蕓是一點都不心虛,無法證明是假的,那就是真的! 要是真的特別好賺,回頭甚至可以在七八十年代開個寶石公司,太遠的不好說,反正賣個二十年絕對沒有問題。 這些事無疑都少不了忙碌。 再加上高蕓也不忍心已經年近七旬的她爸她媽為了她一天忙到晚,自己現在悠閑了些,當然得盡量減少她爸她媽勞動量。所以最后實際來講,她現在的日常生活其實比先前還要更忙碌不少。 好在三十二三歲也不算太大。 所以撐得住。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七八年和七九年這兩年有不少人都離開了人世,前些年高蕓其實也沒少參加喪禮,但這兩年有些感慨的原因是在于,有好幾個都是她十分熟悉,甚至于能算戰友的熟人。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78年4月16號,大隊長高古翔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歲,5月17號王大妞晚上起夜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晚還沒到醫院就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而她丈夫早在兩年前,便已經因為腫瘤去世了。 11月3號,孫廠長去世。 享年七十六歲。 他去年就纏綿病床了,所以拖到七八年年底去世倒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 79年1月3號,唐明月去世,腦溢血搶救不及時,享年七十七,她丈夫早在三年前就腦梗去世了,全家三高都挺嚴重的。當天張主任張懷陽悲痛欲絕,給他母親辦完喪事后,臥床三月才恢復。 但精氣神也大不如以前。 這是比較熟悉,且關系方面頗為密切的,實際來講算上沒那么熟的,這七八年去世離開的更多,比如說高天養小學老師的婆婆李瓊,七七年走的,原本紡織廠二食堂趙大娘,七五年就去了。 大多都是六十幾,七十幾走的。 壽命最大的,反倒是村里那位原本就很高壽的氣字輩老祖宗,六二年過年的時候他就九十二歲了,一直到七三年年底,一百零三,晚上半夜無疾而終。 公社乃至縣里不少人。 都去參加了喪禮,喜喪嘛! 關系沒那么密切的人去世,心里還沒那么難受,可關系特別密切的人,特別是接二連三的去世,打擊確實很大。 而最為關鍵的是,這些人大多都是六十幾七十幾去世的,同時高蕓很清楚她親爹親媽不可能長生不死,而到七九年的時候,她母親已經七十周歲,父親也六十九周歲了,哪怕未來世界的醫術更加發達,可終究沒有延年益壽之法。 畢竟很多大領導也不過八十幾,九十幾,有的甚至七十幾,他們享受的醫療服務肯定不可能比不上普通老百姓。 可見即便先天基因上沒什么問題。 如今醫療水平的壽命極限。 約莫也就八九十歲。 超過一百的,那大概率既跟醫療水平有關,也跟本身先天基因血脈有關。 父母長壽,孩子也有概率長壽,比如說武則天的母親活了九十幾,武則天活了八十幾,她隔代的孫子李隆基,后續被折騰的夠嗆,不也活到了七十幾。 他們要是能有未來世界檔次的醫療服務,估計隨隨便便就能活九十大幾。 這是人家先天基因優勢,比不了。 而高蕓很清楚,她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那邊沒什么長壽基因,如今已經沒有一位尚且健在,最大也沒活到九十。 所以自然會有些擔心父母。 不過高蕓也沒什么辦法,最多只能每年依循慣例,督促他們全面體檢,再也不讓他們幫忙干活,轉而雇些臨時工或者暑假工,至于其他的,則是真的做不了什么,畢竟他們現在吃的基本都是純天然污染的東西,喝的也是山泉水。 至于呼吸的空氣,這個沒辦法。 但附近也沒啥污染企業,空氣也質量一直都挺不錯的,應該沒什么問題。 可以說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剩下的也只能順其自然。 喜歡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請大家收藏:(xiakezw)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