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正到九十年代末,世紀之交的時候,華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已經一躍達到了全球第二,軍事實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就連航天項目都因為有錢,有準確的方向,已于當年正式實現載人登月。 交上一份滿意的二十世紀答卷。 這一年高蕓母親楊琴八十九周歲。 在有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楊琴的病情還是在一直不斷惡化著,目前已經發展到吃完飯過一會兒就忘了,以為自己沒吃過,還想要吃,有時候能夠認得高蕓,有時候則會問,你這老大姐是誰? 高蕓在年代世界那邊,雖然才五十四歲,但是她在未來世界看起來,則相當符合她在未來世界這邊的正常年齡。 也就是六十八歲。 楊琴犯病會覺得自己還年輕,會覺得自己才二十幾歲,可不得叫老大姐。 當然了,也有清醒的時候。 唯一慶幸的就是至少大體上生活還能自理,不能自理的也有機器人照顧。 同時出門有機器人跟著。 怎么都不至于丟了。 要是沒健康安全機器人,同時高蕓又沒辦法離開家門,估計她再怎么不愿意也得想方設法把她親媽困在家里面。 不然丟了出事,到哪去找啊? 清醒的時候楊琴自己其實也十分痛苦,同時十分擔心,十分害怕,她怕自己病情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怕自己逐漸的會連一些生活常識都忘記,到最后跟剛出生的孩子似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別人照顧,那樣子感覺還真不如死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家底薄,人口少的家庭。 比如說獨生子女家庭。 也根本受不了這樣的拖累…… 好在高蕓家底厚,又有健康安全機器人輔佐幫忙,同時還有時間,再加上時不時在楊琴清醒的時候寬慰她,這才讓楊琴內心的焦慮不安感逐漸的少些。 但這時候高蕓反倒有些焦慮了。 她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留母親。 當然了,這不是指她想要害了自己母親,她是不知道該不該留母親繼續跟她住在一起,把母親楊琴留在自己的身邊,確實能夠保證自己不會虐待她,對她照顧的仔細周到,清醒的時候還能聊聊天,但治療方面肯定無法完美周全。 雖然目前并沒有治愈的方法,可如果把她母親送到醫院,接受最為專業的治療保養的話,理論來講對她的病情肯定要更好些,同時也能延長她的壽命。 然而想把楊琴送醫院好送。 但高蕓沒辦法跟去陪護啊。 哪怕請護工啥的,高蕓也擔心別人照顧的周不周到,然后母親的心情會不會不好,清醒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在身邊會不會有些難以接受,或者胡思亂想。 還有就是以她母親這種狀態。 在醫院多活幾年有沒有那個必要? 最關鍵的是這些高蕓沒有一個人可以傾訴,更沒辦法在她母親清醒的時候跟她母親商量,擔心她母親產生誤會。 總之吧,高蕓是真的很糾結為難。 然后,年代世界二十一世紀第一年的二月初三,楊琴就替高蕓做了決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