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94章 朝廷撕毀協議,南北大戰開啟-《壞了,被蛇蝎美人撿漏了》


    第(1/3)頁

    蒂法王朝,立國兩百六十年,

    距離“三百年周期律”,近在咫尺,

    從上到下的有識之士,對此都心知肚明,

    包括位高權重的李合肥,也曾戲言自己是個“裱糊匠”。

    古語云: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道盡多少帝王將相的慨嘆與無奈?

    三百年前,杏貞女王的祖先們,

    在白山黑水之間,爬冰臥雪,茹毛飲血,依靠十三副盔甲,硬生生打下萬里江山。

    三百年過去,

    為慶祝女王六十壽誕,朝廷極盡奢華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據不完全統計,上上下下,共耗資3600萬兩白銀,

    僅餐飲一項,花費不下400萬兩之巨!

    而李合肥打算購買的五艘新式戰艦,也不過區區600萬兩……

    更要命的是天下的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無立錐之地,活得不如牛馬,

    尤其,那些在北方鬧得如火如荼的革命黨人,

    一旦久拖不決,必然會成為心腹大患!

    然而,李合肥深知,杏貞女王打小就是剛烈的女子,特別好面子,

    一句流傳甚廣的,疑似她的名言,

    “誰讓我不痛快一下子,我讓他不痛快一輩子!”

    可以確定的是,任何質疑“六十壽誕”的臣子,都會被穿小鞋,

    明哲保身,和光同塵,

    沒有一位臣子,敢站起來冒犯女王的權威!

    作為裱糊匠,除了在夕陽下,發出寂寥的憂嘆,

    一品大臣,帝國水師總督,李合肥,實在不能改變什么……

    然而,成功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年輕的極東海軍,完美結束“海軍開放周”活動后,

    薩鎮冰登上旗艦“神通號”,拉響汽笛,

    帶上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艦,八艘魚雷快艇,再加上兩艘補給船,

    浩浩蕩蕩離港出海,首站前往伊豆島國,

    然后還有金帳公國海參軍港,以及高麗仁川港,

    為期一個月的友好訪問,最后一站,是蒂法朝廷的威海軍港,

    陸遠非常擅長當“甩手掌柜”,

    送走海軍艦隊,他盯上了高盧軍援的卡車,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找來兩輛卡車,下令拆,拆拆拆!

    所有不需要的東西,包括外殼和車箱,全部拆掉,

    看著面目全非的,只剩下發動機、油箱、底盤、輪子的“卡車骨架”,高盧工程師目瞪口呆……

    我的圣母瑪利亞!

    這位極東之主,到底是在鬧哪樣?

    這樣子,根本沒辦法裝貨裝人了!

    結果,陸遠搞來一批厚薄不一的鋼板,

    車頭正面用十二毫米鋼板,做成“楔形裝甲”,

    并在鋼板上,挖出瞭望孔和輕機槍射擊孔,

    兩側用八毫米焊接起來,左右方向都留瞭望和孔射擊孔,

    頂部與后門用四毫米鋼板焊接,

    頂部預留一個圓形出口,出口處圍了半環形鋼板,這是一個固定機槍位,

    后門對開,同樣預留瞭望孔和射擊孔,

    改裝后,被陸遠命名為突擊裝甲車,主要用于陣地突破,滿載人數為七人,

    包括,車長一人,副駕駛一人,瞭望手一人,機槍手兩人,彈藥手或槍手兩人,

    第二輛車就簡單多了,依然拆成“骨架”,

    然后用八毫米鋼板和四毫米鋼板“包裹”,不配置武器,單純作為運兵車,

    除了正副駕駛,最多可裝載十六名攜帶個人裝備的士兵。

    改造完成,測試通過,陸遠很滿意,大手一揮,

    “改造一百輛卡車,四十輛突擊車,六十輛運兵車。”

    高盧工程師看著怪模怪樣的兩輛樣車,內心充滿吐槽,

    好好的卡車,被糟蹋成這樣子,真是暴殄天物!

    但是,他們領著雙倍的薪水,只能按照極東之主的命令,大拆大建,

    另一方面,受朝廷委托,天津小站作為新軍訓練基地,

    十萬新軍被劃分為六個鎮,總指揮是袁項城,

    麾下六員虎將分別是,段瑞,馮璋,王珍,曹金昆、孫芳、張員力。

    盡管水師沒有拿到錢購置新式軍艦,

    但,杏貞女王對六鎮新軍寄予厚望,

    畢竟,一支得力的陸軍,對保衛京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就算極東海軍再厲害,也不能開上岸吧?

    因此,朝廷對六鎮新軍,給予了足員足餉,

    希望能訓練出,對標列強的高質量的陸軍,

    袁項城自然感激涕零,一心撲在小站,沒日沒夜的整訓新軍,

    三個月下來,新軍初成,

    為了向女王六十壽誕獻禮,袁項城又策劃了一場軍事對抗演習,

    寒冬到來,一片冰天雪地,

    王都南苑,參與演習的紅藍兩軍準備就緒,

    杏貞女王駕臨現場觀摩,花了六百萬兩銀子,怎么著也得聽個響吧?

    隨著信號彈冉冉升起,演習正式開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