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先不說跟韓立言日常工作中多有摩擦,就他那個小肚雞腸的小心眼,出事后不是想著怎么去妥善處理和解決,而是先撇清自身責任,就很讓人下頭。 況且,無能之輩身居要職,不懂裝懂的人最是禍害。 處處阻擾招商科的工作,提一些沒有任何建設性的意見,專門憑心情和愛好張口就來。 完全不體諒下屬工作的辛苦勞累。 莫非當了領導就不知道,你的一句話,下面的人要做多少東西嗎? 就拿答辯狀改一下來說,王文星回頭要梳理,斟酌,修改。 運氣好點,如你法眼,半天時間耗費在重復且無用的工作去; 運氣差點,反復修改時還得被你罵,消磨了時間和耐心,怨氣積累,工作效率低下,矛盾因此爆發。 是,領導有權也有義務去發表意見。 因地位和身份壓人一頭,哪管你是否心服口服,他只在乎命令能否通暢展現。 然而,你韓立言一輩子都是領導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此淺顯的道理難道不清楚嗎? 并非不清楚,而是欲望下,人就善于用權利的展現來表達! 這也是一種歷來已久,丑陋不堪的惡習。 韓立言咽不下這口惡氣,面對窘境迫不得已說:“方科長,我理解招商科工作的壓力,同時,你們也要學會兼顧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不要恃寵而驕,目中無人!” “龐氏企業的龐總找到我,說你們在招商引資的地理位置挑選上,存在很大的問題。” “為什么黃芳芳的企業公司,能在河頭區的交通便利之處,反倒是龐總,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到英青縣的漢光鎮上?” “龐氏企業雖然沒有之前天泰公司的那么多響亮名頭,好歹也是屹立了二三十年的民營老企業,幾代人的血汗鑄造。” “企業合法合規,按時交稅,如此優良的企業,能為本市提供多少就業機會?產生多少稅收?” “你為什么不切實地為企業考慮?” “你這樣做,是要把企業推到對立面去,放棄這樁雙贏的案件嗎?” 這次韓立言可謂做了充分的準備,替龐氏企業發聲。 每一個問題,似乎都早已寫好腹稿,直接拋出來的靈魂拷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