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大物理學院的宋院長看著這則科學基金會的公告,一時間他感覺天都快要塌下來了。 其實北大物理學院至今都沒有與陳驍昕和解,雖然楊波事件后.雙方并沒有起沖突,但由北大物理學院主導的學術會議,從來就沒有邀請過陳驍昕來參加,即便是在他擅長的領域里名單上也沒有陳驍昕的名字。 本以為會這樣雙方的關系能一直持續下去,結果結果萬萬沒想到,他直接成為了理論物理專款項目的學術小組領導,專門負責項目中關于學術內容的審查和簽字。 更要命的是. 專家小組中有一半的教授都是來自于北大物理學院,也就是說陳驍昕是北大物理學院的間接領導。 “怎么會這樣?” 宋院長頭痛無比,看著屏幕上的公告內容,心里哇涼哇涼的同時更有一絲惶恐與不安,就物理領域來言北大物理學院是國內綜合評分最高的,尤其是在粒子物理領域,凝聚態物理學領域,核物理領域那都是全國第一的存在。 至于其他的領域,也在很多方面達到了全國第一,即便沒有得到第一那也是在國內的第一梯隊中,總之北大物理學院很強強到離譜的那種強。 也正因為這種強大,讓其經費的審批很簡單,只要是北大的院士去審批項目,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但是現在.這種輝煌的時代要過去了,陳驍昕成為審批項目的負責人.就他和北大之間的矛盾難免會被他給卡一下。 另外 就是這個理論物理。 盡管理論物理如今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似乎是停滯不前了,但其實能夠研究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比如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其研究范圍就有兩個,分別是基本粒子的結構及高能相互作用形式,與量子場論等基礎物理理論。 再比如原子核物理,能研究原子核的結構、性質以及相互作用,以及放射性及其應用,還有統計和凝聚態物理.這可是一個大分支領域,包含著太多太多的東西了,什么固體物理、低溫量子系統、納米結構、軟物質物理等等。 可以這么講. 陳驍昕掌握了國內物理研究的命脈!更是掌握了各個頂級高校的物理發展命脈!他覺得哪個項目好,就能給哪個發錢,他覺得哪個項目不好,那項目就等著被砍吧。 嘭嘭嘭—— 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打破了辦公室里那沉悶的氣氛。 精神抖擻的老者走進來,當他看到宋院長后.迫切地說道:“小宋呀!這這怎么辦?就北大和陳驍昕之間的關系,以后還怎么申請經費啊?怕不是全部被他給駁回了。” “我覺得” “這倒不至于。” 宋院長略有所思地回答道:“只是審批的難度更高了,對項目的研究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位老者嘆口氣,眉宇間滿是惆悵和無奈,苦澀地說道:“這簡直太突然了,甚至是莫名其妙.他的年齡那么小,怎么能擔起這么重要的責任,我覺得多多少少有點胡鬧了。” 胡鬧? 你只看到了他的年齡,卻沒有看到他的成就和地位! 宋院長知道北大的有些老院士,對陳驍昕其實有點小小的不滿,歸根結蒂就是論資排輩的思想即便陳驍昕在學術領域中得到過世界級的成就,他依舊是所謂的小輩 “蔣老.” “其實陳驍昕除了年齡小,剩下的他都有資格擔任那個職務。”宋院長講道:“他在國際學術界里.尤其是在數學和物理的領域中,那地位很高很高的,而且他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 學術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站在上面的人需要壓迫下面的人,這也意味著往往一個人的成果.就會伴隨著無數人的犧牲,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夠站在頂端的人,其腳下一定是尸橫遍野。 但陳驍昕就像是一個異類,屬于突然掉在了金字塔的頂端,他并沒有那些教授或者院士一樣.無科學貢獻卻掛通訊,空降嫡系搶一作、別人寫本子自己掛名申請、自己的項目讓手下做、讓別人幫帶研究生. 陳驍昕沒有吃過人,他僅憑自己就爬到了金字塔的頂端,而且還是在全世界的范圍內。 蔣老尷尬地笑了笑,隨即講道:“小宋.其實我最擔心他搞兩套標準,對別的高校用一套標準,對我們用另外一套標準,你最好和上面溝通一下,換個人來審核,或者.我們幾個院士一起聯名上書。” “不行不行。” 宋院長連連搖頭,認真地講道:“我看這件事情的背后不簡單.多半是上面的意思.我的想法是先靜觀其變,看看陳驍昕的審核標準是什么,然后再做打算吧。” 最終. 蔣老也只能這么辦了。 當他離開后,宋院長滿臉的惆悵,其實他猜到了原因,就是想借著陳驍昕之手.來整頓一下經費申請的亂象,因為陳驍昕實在太合適了,首先他的學術能力屬于頂尖級,這不是國內的頂尖,而是世界的頂尖,其次他又足夠年輕面對事物更富有創造性。 關鍵他的身份根本不怕被學閥集團給打壓,背景實在太強大了,強大到令人感到離譜的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