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敏此話一出。 就連張顯生都愣了一下。 “王教授,遺憾的地方?” “對。” “嘩!” 直播間頃刻間沸騰。 …… 屏幕外。 一幫人同樣面面相覷。 不足的地方,倒能理解。 畢竟沒什么東西是十全十美的。 但遺憾,好像扯不上邊吧。 這首歌都已經(jīng)這么完整了! …… 王敏娓娓道出關鍵: “不足的地方,在于相比于美式說唱,這首歌的情緒爆發(fā),相對偏弱一些。 副歌部分我覺得,應該更激昂一些。 但考慮到文化背景。 這點瑕疵,倒也不算瑕疵。 我真正想說的是,這首歌的旋律,雖然非常美式嘻哈。 但恰恰也因為這一點。 讓它掉入了窠臼! 我曾經(jīng)在課堂上,跟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 為什么國內(nèi)說唱,一定要跟國外學習? 我們的國家兼收并蓄。 擁有很強的包容性,文化性,音樂也是一個道理。 但為什么,唯獨說唱這個類型。 始終就得那么暴力,必須得有一些比如sex的東西? 其實說唱是一個很包容的音樂風格。 不光用來輸出個人態(tài)度,個人想法。 它可以跟很多題材都結合起來。 比如我聽過一首歌,就是和流浪漢結合起來,通過流浪漢的視角,講述自己的看法。 那首歌全程都很平淡,沒有聲嘶力竭,但極其有深度。 歌名我有些忘了,是一首國外的歌。 但這首歌,讓我確確實實感受到說唱具有多元化的屬性! 而在國內(nèi)。 我從來沒看到類似的作品。 但不存在,并不意味著沒有。 相反,我絕對相信以后一定會出現(xiàn)類似的作品。 目前國內(nèi)說唱主要有兩種存在方式。 一種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方式。 還有一種就是像《夜曲》那樣,融合說唱的流行樂。 為什么我們對《夜曲》評價這么高? 其中的一個維度,我認為是流行樂和說唱結合,產(chǎn)生了特別的效果! 當然《夜曲》不是一首純粹的說唱。 但在我心里,如果讓我主觀去定位。 我倒愿意把他定位到說唱類型。 因為這樣可以進一步擴大說唱音樂的豐富性。 所以現(xiàn)在,話說回來。 這首《逆鱗》跟《四面楚歌》一樣,都是偏美式嘻哈。 雖然這兩首歌,都很不錯。 但這個窠臼,哪怕強如路晨,也沒能跳出來。 盡管歌寫的很漂亮。 但歸根結底,這兩首歌都有對國外說唱文化的一種致敬。 對,致敬這個詞,很合適。 因此,我的完整看法是,我承認這是一首好歌! 但不是一首讓我感覺到驚艷的歌。 因為這首歌,至少目前。 讓我看到了路晨在說唱風格領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 這就是我說的遺憾。” 當王敏將自己想法,表述出來。 直播間一時安靜下來。 王顯生琢磨著老師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