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3:《蘇三說》 4:《發如雪》 5:《青花瓷》 6:《蘭亭序》 7:《天地龍鱗》 8:《萬疆》 9:《山河圖》 10:《煙花易冷》 11:《霍元甲》 12:《大魚》 13:《醉赤壁》 14:《江南》 15:《菊花臺》 …… 寫完后,路晨又開始琢磨。 如果遵循“三古三新”的理念。 這十幾首歌里頭。 其實有好幾首不算這個行列。 比如《醉赤壁》《江南》《大魚》《緣分一道橋》《天地龍鱗》《山河圖》《煙花易冷》。 這點其實很好區別。 但凡簡譜中除了“1,2,3,5,6”這五個音階以外,還有其他音階的,嚴格意義上都不屬于純國風。 但因為意境和歌詞,極富國風韻味。 后面慢慢演化成了“新國風”概念。 國風口碑逐漸下跌,某種程度上,也是“新國風”概念泛濫的結果。 但是,就像路晨跟蘇思妤說的那樣。 如果說古風跳進國風,是跳出窠臼。 那么一直僵化在國風的傳統五聲音階,則又是一種窠臼。 所以,路晨并不排斥新國風。 就拿《緣分一道橋》和《天地龍鱗》來說。 這兩首歌,無疑是近些年來,國風類型的扛鼎之作! 所以。 接下來先給歌迷準備一份什么樣的大禮包。 就值得好好琢磨。 短時間內還得遵循“三古三新”這個理念。 畢竟到時候專訪,肯定提這問題。 路晨要是在這之前,先出幾首非“三古三新”的歌,不自己打自己臉嗎? 而且也總不至于一開始就把《發如雪》《青花瓷》這種王炸,先放出來吧? 至于《萬疆》…… 這歌貌似沒點特殊環境,也不行。 再說前面剛出了一首《東風破》,轉頭來一首女腔反串唱法,也不合適…… 所以這歌…… 路晨覺得,還是不太適合自己。 非特殊情況還是不拿出來為好。 要是留著對付那幫挑戰歌手,倒還有理由。 那么看著面前這份歌單。 也就《花田錯》《Susan說》《蘭亭序》《霍元甲》《菊花臺》相對比較合適。 當然國風多的是,根本唱不過來。 《雨下一整晚》《紅塵客棧》等等都是經典國風。 但考慮到難度。 總得有一定取舍。 “先把當頭炮確定再說。” 路晨準備按之前的節奏,先發三首。 之前一口氣連發十三首,對他自己也是個不小的消耗。 如果從歌迷難度上來說。 《Susan說》(戲腔+轉音)<《花田錯》(一個字十一道轉音+戲腔)<《菊花臺》(低音切口,高音B4)<《蘭亭序》(超強氣息,B4高音)<《霍元甲》(無敵)。 但由于《花田錯》和《Susan說》屬實風格太近。 一口氣把這兩首都選了,貌似也不合適。 站在“教育”歌迷的角度上。 路晨還是覺得《花田錯》這歌更磨嗓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