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短短兩行字,濃濃華夏元素,在無數歌迷心中,勾勒出一副古樸的詩卷。 ——素女研磨,作畫吟詩,想起白日與才子邂逅,嫣然一笑。 青雅氣質,折煞世人。 這首歌的旋律并不復雜。 一切都如歌名素雅。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有種無法讓歌迷言喻的驚心動魄,沁人心脾! 真正大道至簡! …… 而現在,歌聲還在繼續徜徉: ……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 美! 再次美哭了! 古詩詞協會直播間。 看到這一句句美到極度窒息的歌詞。 張明和李悅幾人,面色目瞪口呆。 光是看這歌詞所透露出的美,一段佳人故事,便躍然紙上。 這歌古風古韻的曲線,一字一音陳述著江南小鎮,將燒瓷過程,藝術化模寫! 只是驚鴻一瞥,便深陷其中,再也無法自拔! “太美了!這首歌的歌詞居然比《發如雪》還美!” “對!極美!” 幾個評論員都從心眼里癡了,嘆聲連連。 他們原本是打算以一種專業的居高臨下的姿態,乘上東風,來對路晨的歌曲進行指摘點評! 然而現在,從《發如雪》再到此刻的《青花瓷》,尤其是這首《青花瓷》,美得足以震動文壇! 那遣詞造句,簡直秀美如華章! 讓他們頓生渺小之感!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寫不出來! 這歌詞的精煉程度,已然是藝術品! …… 隨著伴奏之中,古箏再次響起。 這首歌也切入了副歌部分。 是那句曾經驚艷了一整個時代的歌詞……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 美! 這一刻,是真正讓人忘記文字,只記神韻的驚艷! 熒幕外! 無數歌迷聽到這一句,一瞬間全身的雞皮疙瘩全起來了! 空白的大腦跟著那空靈的歌聲繼續前行: ……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 沒有一絲意外! 此刻,這段副歌唱醉了這一整個國! 那無法形容的癡和醉! 讓熒幕外1.4億歌迷,連靈魂都酥了! 眼前無形中看到一個癡情人,在雨中撐把傘,等待愛人歸。 可奇怪! 為什么這樣一個所謂“永恒”的老套命題,竟可以和青花瓷,一件瓷器完美銜接,相得益彰?! 蘇思妤已經完全拋棄了自己歌手的身份,就如同這過億的歌迷一道。 細細咂摸品味著這首歌中的每一句每一詞。 忽然有所感悟! 是啊,愛人如青瓷,望之則無瑕,碰之就會碎! 但不管結局如何。 這份美,依然亙古不變,與世永存。 小雨濕未透,頻繁憶殘燭, 錯因舊夢醉新酒。 天青瓷上釉,清簽細筆寫紅豆, 還描同心蔻! …… 【這首歌的歌詞也太美了,居然又把我美哭了!】 【這已經不是在寫歌了,這是在寫詩!】 【我就是學瓷器的,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最上等的汝窯,只有在煙雨天里,才能呈現出最為絕美的顏色,也就是宋徽宗口中的天青色,所以當天青色等煙雨,就像是我在等待你!這句歌詞的意境之美,放眼樂壇,沒有一個作詞人可以跟路晨比肩!】 【這便是我華夏文化的魅力啊,這份美隱藏在初妝繪的芳華,隱藏在天青色煙雨的密語眼尾!】 【天!這歌讓我感覺在讀李煜,李商隱的詩!】 【他不光是歌神,現在他已是詞圣!】 【這首歌貌似超越《發如雪》了,不愧是能當專輯名的歌!】 …… 熒幕外。 無數歌迷繼續沉淪在歌聲,更加無法自拔! 這一首《青花瓷》,它是歌嗎?! 它是! 但又不是! 它更是千年文化匯成的藝術! 它如同音樂中那一支最美的青花瓷! 而現在。 在全國眾多角落中! 街邊! 咖啡廳! 寫字樓! 乃至地鐵,機場。 無數歌迷不被這首《青花瓷》感動著。 酒不醉人人自醉, 而今天這首《青花瓷》,同樣歌不醉人人自醉! …… 而現在,是多個畫面。 商場里,《青花瓷》的旋律回蕩在空氣中,讓購物的人們心情愉悅。 餐廳里,食客們一邊享受美食,忽然聆聽到這首絕美歌聲,一時連美食都忘卻。 樹蔭下,一個老爺爺扇著風,身旁的手機吟唱著《青花瓷》,悠悠歌聲,心曠神怡。 不少大媽奶奶都圍上來一同欣賞,如癡如醉。 “好聽!” “嗯,這首更好聽!” 地鐵上,人潮擁擠,一個個乘客帶著耳機,車廂內寂靜無聲,但每個人的手機頁面,都轉動著《青花瓷》的CD頁面。 那一雙雙疲憊的眼神,在歌聲中得到滋養,徜徉在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靜觀那燒瓷的篝火,體會那如詩的歌詞。 …… “這什么歌,好酷,很好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