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72章 打劫都沒見過一口氣劫這么多的-《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


    第(2/3)頁

    “李顧問要研究什么設備,咱們能幫上忙嗎?”

    “家林,你咋知道這事的,你碰見李顧問了?”

    “不對勁啊,家林,你知道得那么清楚,是不是李顧問和你說了啥?”

    ……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問來問去。

    高家林倒也不覺得討厭,反倒十分喜歡。

    他從小便只會學習,沒有什么朋友。

    即便是上了大學,也同樣如此。

    每天忙著學習,根本沒有半點時間交朋友。

    他說道: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李顧問想要我去幫忙研發(fā)一些穿山打隧道的設備。”

    “我本來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是準備拒絕的。”

    “好在最后李顧問鼓勵我,我才答應了下來,但其實我心里還是有點沒底。”

    聽著高家林的話。

    沈建新、張凱等人明顯地楞了半天。

    “你這話說得就有點氣人了,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啊,你竟然還猶豫!”沈建新笑罵道。

    張凱跟著道:

    “還好你答應了,不然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看著打鬧的眾人。

    阿列克謝張了張口,最終還是沒有繼續(xù)答話,而是轉(zhuǎn)身離去。

    ……

    另一頭。

    李暮回到家中后。

    便準備去書房繼續(xù)研究。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一陣“咚咚~”的輕輕敲門聲。

    他連忙走上前,打開門:

    “老師!”

    “我還說什么時候能再去找您呢!”

    “沒想到您這就來了!”

    他一邊說這話,一邊將錢五師邀進家中。

    聞言,錢五師好奇道:

    “找我做什么,又有什么研究項目?”

    “對,我最近想搞一種高精度時間基準材料,想問問您的意見。”李暮道。

    他沒有一上來就說自己要搞衛(wèi)星。

    畢竟這聽著未免說大話的嫌疑。

    錢五師卻看出了他的心思,笑著道:

    “我看你不止是想搞高精度時間基準材料吧,這東西可是導航衛(wèi)星的核心啊。”

    “還是瞞不過您。”李暮也沒有否認。

    見狀,錢五師繼續(xù)道:

    “你要是打算研發(fā)衛(wèi)星的話,我可以給你介紹一些這方面的專家和教授。”

    “但是高精度時間基準材料,需要突破銣、銫等稀有金屬的提純和加工技術。”

    “還有用于輔助時間基準的晶體振蕩器,這個我們目前也很難搞出來。”

    他說到最后,不禁微微嘆了一口氣。

    夏國在衛(wèi)星方面的研制,確實要落后國外太多太多了。

    M帝和老大哥都已經(jīng)開始探索太空。

    然而他們連一顆能夠發(fā)射上天的衛(wèi)星都造不出來。

    就他所知。

    根據(jù)現(xiàn)在夏國最新的衛(wèi)星研制情況,

    至少五六年的時間,他們的第一顆衛(wèi)星才有機會上天。

    這還是托李暮的福,工業(yè)基礎得到極大進步下才有的速度。

    否則只怕會更慢。

    想到這里。

    錢五師猶豫了一下,然后道:

    “我建議,還是先把衛(wèi)星發(fā)射上天更要緊,至于導航衛(wèi)星,可以在后面慢慢來。”

    “老師,這樣的話,即便我們成功發(fā)射了衛(wèi)星,也改變不了落后的現(xiàn)狀。”李暮搖了搖頭。

    錢五師看著李暮固執(zhí)的表情,無奈道:

    “你啊。”

    “算了,你既然想做,我這個老師沒理由不支持。”

    “而且上面應該也會尊重你的意見。”

    他不是不相信李暮的能力。

    只是擔心上面會要求先把衛(wèi)星做出來而已。

    畢竟夏國現(xiàn)在的情況,有比好更加重要。

    “謝謝老師。”李暮感動道。

    隨后,他也沒有耽擱。

    立刻就和錢五師,討論起銣、銫等稀有金屬的提純問題。

    采用先進的化學提純和物理提純技術,可以讓銣、銫等金屬的純度達到99.999%以上。

    不過在精密加工上,還是有不小的問題。

    原子鐘的關鍵部位,如諧振腔、電極等,需要超精密加工設備。

    3+2軸數(shù)控機床的加工精度,通常只能達到1-10微米。

    而這些關鍵部位,最差都需要達到100納米才行。

    即便是錢五師聽了李暮的講述,也不由感慨,道:

    “納米級加工,這可不是一般的難題啊!”

    M帝從50年代,便開始研發(fā)超精密車床。

    不過發(fā)展到現(xiàn)在,也僅僅只能達到亞微米級,也就是0.1-1微米而已。

    “難是難,不過未必不能搞出來,我們可以從改進機械結構入手……”李暮道。

    他慢慢地和錢五師闡述著自己的思路。

    改進機械結構,采用高剛性材料,如花崗巖,制造床身,以及使用空氣軸承或液體靜壓軸承,替代傳統(tǒng)的滾動軸承。

    運用高分辨率的光柵尺和激光干涉儀,實現(xiàn)亞微米級的定位精度等等。

    都能有有效地提高機床的精度。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材料。

    錢五師道:

    “工藝咱們先不提。”

    “高精度的伺服控制系統(tǒng),我相信你也能搞出來。”

    “不過還是需要低膨脹系數(shù)、高剛性的材料,用在機床的關鍵部件上。”

    材料技術、控制技術、工藝技術。

    這是研制超精密車床的基礎。

    “機床結構材料我打算采用花崗巖、因瓦合金和陶瓷材料,軸承材料我準備用空氣軸承和液體靜壓軸承……”李暮飛快道。

    聽著他一連串說出的方法。

    錢五師原本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么確實有可能將超精密機床搞出來。

    想到這里。

    他等到李暮說完之后,便當即站起身,道:

    “我這就親自去和郭默院長說,讓他召集人手,立刻開展研制工作!”

    超精密車床如果能搞出來。

    對于夏國的精密加工領域來說,絕對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您稍等。”李暮叫住錢五師,道:

    “我還沒說完呢,還有5軸加工機床的事情。”

    ……

    次日,早。

    寒風更加凜冽了一些。

    報刊亭外。

    人們早已習慣了每天都來這里看一看,有沒有關于李暮的報道。

    小張、高老師也不例外。

    兩人一來二去,已經(jīng)成為了好朋友。

    他們上班還恰巧順路。

    所以早上一定會湊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

    當然,在這之前。

    最重要的肯定還是先去看看報刊亭有沒有最新的報紙。

    不過從并不擁擠的人群不難看出。

    今天并沒有新的消息。

    就在兩人遺憾地嘆口氣,準備繼續(xù)去上班的時候。

    忽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