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農圣-《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
第(3/3)頁
原農平也是如此。
但他卻并不失望,反而道:
“李顧問是大忙人,哪有空和我們搭話。”
“好了,走吧,我們還要去農科院呢。”
“這次的機會可十分難得,咱們要好好地把握住。”
說完,他便拉著成立農準備離開。
能夠遇見李暮,已經令他十分開心了。
至于說上話。
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畢竟他和成立農,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學校老師而已。
“也對,還是正事要緊。”成立農當即點點頭。
不過就在兩人準備扭頭離開的時候。
忽然。
一道聲音在他們旁邊響起,道:
“看來兩位也有許多事情要忙啊,我過來的不是時候了。”
聽到這話。
原農平和成立農的腳步頓在原地。
兩人扭過頭,看向眼前帶著眼鏡的年輕人,先是閃過一絲錯愕之色。
“李,李顧問?”原農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對方。
聞言,李暮笑道:
“是我,兩位你們好。”
雖說戴上了眼睛,沒有那么好認。
但這么近的距離打量,認出來還是相當簡單的。
“您,您怎么會……”一旁的成立農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這可是李暮啊!
所有農學人心中的榜樣,全國科研工作者的標桿!
遠遠能看到一眼,他已經十分知足了。現在竟然站在了他的面前!
“我剛剛聽到您喊原農平的名字,所以停了下來。”李暮笑著解釋道。
這話讓原農平受寵若驚的同時,又不禁有些疑惑,道:
“您怎么會認識我?”
“我和西南農學院的胡教授一直有書信往來,他才信中提到過你。”李暮解釋道。
他一直沒有放棄對珍珠矮水稻的關注。
也始終和其保持著書信聯系。
只可惜胡盛榮的進度實在是感人。
當然,這怪不得他,畢竟農學本身就是一門需要時間的學科。
原農平恍然道:
“原來是胡教授啊。”
原農平實在想不到。
大名鼎鼎的李暮,竟然還和他在西南農學院認識的教授有聯系。
不過很快。
他又有些疑惑地問道:
“可是您怎么會記住我呢?”
原農平從畢業以后,便服從統一分配,在胡南的安江農校擔任教員。
在這個年代,這個工作還是不錯的。
不過就學術方面而言,他至今都沒有什么建樹。
更遑論能有入李暮眼的東西。
“聽他說你在研究雜交水稻,這可是個好方向。弄好了,以后我們人人都能吃飽飯。”李暮笑著道。
聞言,原農平有些興奮道:
“李顧問,您也覺得雜交水稻可行?”
在當下有著不少人都反對雜交水稻。
其依據是國際上普遍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雜種優勢并不明顯。
雖說他提出了三洗發的理論。
然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不育系材料,研究到現在都還處于理論探索的階段。
“當然可行,而且一定會成功!如果不是我時間有限,說不定也會去研究作物栽培。”李暮頷首道。
雜交水稻的成功,是歷史已經證明的必然。
原農平聽到這話。
眼中充滿激動和興奮。
這一句肯定,遠勝無數人的贊同。
不過緊接著。
他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道:
“如果是李顧問您來研究,肯定能比我更快更好。我聽胡教授說過,他現在研究的珍珠矮水稻,就得到了您極大的幫助。”
“哈哈,胡教授過獎了,略盡綿力而已。”李暮擺擺手道。
他只是給了些理論指導。
在行動方面,并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畢竟作物栽培需要的時間實在太長。
就拿雜交水稻舉例,每一次試驗都需要至少8年的時間。
一個人的人生能有幾個8年?
想到這里,李暮繼續問道:
“對了,你們來京都是?”
“我們打算前往農科院,找鮑文夔教授討教一下關于雜交水稻的問題。”原農平道。
聽到這話。
李暮起了好奇,道:
“是遇到了什么困難,能和我講一講不?”
“等一下,在這里站著說好像不太合適。”
“來,跟我走,咱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說吧。”
說著,他便帶著原農平和成立農兩人,朝著前方走去。
……
走了20多分鐘。
三人來到一處火鍋店。
聞著里面傳來的香味。
原農平和成立農兩人都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們雖然都是老師,工資不菲。
但像是肉這種稀缺物資,一個月也就能吃上那么幾回而已。
李暮先是沖老板喊了一聲,要了5斤羊肉,然后才去招呼著兩人坐下。
不過就在這時。
原農平卻忽然攔住老板,道:
“李顧問,怎么能讓您破費呢,還是不吃了,咱們找個地方說話就行。”
“可我是真有點餓了,你們總不能讓我餓著肚子和你們講話吧。”李暮笑著道。
原農平當然知道這話是借口。
可他一時也沒辦法反對。
總不能告訴李暮,讓他自己吃,兩人在一邊等著吧。
“農平,你就別客氣了,李顧問請咱們吃飯,這是多難得的機會啊!”一旁的成立農道。
他說完之后,還拼命地沖原農平眨著眼睛。
見狀,后者立刻反應過來。
李暮可不是一般的專家教授,時間忙得很。
每耽擱一秒,就多耽擱一秒和其交談的時間。
“那我們就卻之不恭了。如果有一天李顧問您來胡南安江,我們一定好好招待。”原農平道。
……
京都又在下雪。
天氣愈發寒冷起來,卻是吃涮羊肉最好的時候。
火鍋店里,小銅爐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
夾起一塊羊肉,在滾燙的沸水中涮上片刻。
再裹上調好的蘸料,往嘴里這么一送。
成立農忍不住道:
“好吃,早就聽說京都的涮羊肉不錯,本來還想著什么時候有機會能吃上,沒想到剛來就吃到了!”
他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看著李暮。
被李暮邀請同桌用餐
這件事足夠他回去跟學校的老師吹上10年。
“是很好吃。”原農平也吃了一塊,滿眼的享受。
這味道,說是他這幾年吃得最好的東西也不為過。
不過很快,原農平就回過神來,說起正事。
這次他來京都,主要是為了求證
在過去幾年的研究當中,他先是發現了“鶴立雞群”稻種,然后用其作為種子培養優質水稻品種。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