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赤眼洞主懸浮于半空,眼神之中浮現出了一絲冷笑,身處于滌魂山之中,眼前的場景極為壯麗,歡愉之神跟萬理之神早已慘死于當場。 他們是滌魂山之中蟄伏已久的正神,曾經也有數十萬信徒,身上有無數的信仰之力,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削減,具備的信仰之力僅剩下幾千人了,可他們的神通極為強橫,一個可以解析天下萬千道理。 是讀書人眼中的正神,只要匹配的敵人不占理,那么讀書人的實力必然會強橫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的地步,以規矩,以筆墨殺人。 千里不留行,可謂是非常的恐怖,在亂世的時代,朝廷曾經有大儒出世,信仰了他的同時,一人一筆墨,強行殺戮數十萬大軍。 鮮血匯聚成為了一片大河,當時的云彩已經化為了一片猩紅,仿佛天地已經徹底歸入了終焉,那樣的景象已經凄慘到了極致。 但縱是如此,天地早已一片大亂,世間的邪祟何其之多,每一位皆是具備不一樣的神通,大儒出世縱橫七日便死于當場,身軀化為了無窮盡的規矩與道理,不斷抵御敵人,萬死不悔。 奈何,天地之中的邪祟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陷入了亂世,無窮盡的百姓,無依無靠,食不果腹,甚至易子而食,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百姓已經信仰了其他極為虛弱的邪祟。 正神需信仰之力增強自我,而百姓們需要精神支柱。 雙方相互搭配下,催化了不知多少邪祟誕生于世,而且因為亂世的原因,世間誕生出的邪祟已經逐漸的增多了不知多少,何而久之。 在無窮盡的戰亂之中,萬理之神凄慘地丟失了自己的信徒。 在知曉滌魂山之上有寶藏,可以幫助自己再次崛起后,他第一次踏入了滌魂山,卻未曾想到受到赤眼洞主的埋伏,實在是敵不過對方,徹底躲上了滌魂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實力逐漸的銳減,經過了數十年的積累,赤眼洞主相較于原本而言強不止幾籌,反倒萬理之神已經徹底削弱了。 更何況此地并無任何的讀書人信仰,他并無熱痕的道理規矩,他的規矩即神通自然是無法駕馭而出,而且并沒任何的信徒替他賣命,久而久之自然是削弱到了極致,如今死在當場確實是正常。 至于身處于一旁的歡愉之神?? 眼前這么一位存在,百姓眼里或許是正神,甚至在鄉野間,不少戲樓以及各式各樣的女子是信仰她,認為是可以賜予平民的百姓歡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