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包屋門口。 吉米上車前拍拍兄弟的肩膀:“記得裝個門鈴,下回有事打不通電話,我就會先爬進窗戶,看看你女友穿什么顏色的內褲。” “黑色的蕾絲丁字褲,混球!” 馬龍叼著香煙,如實相告。 經過老板親身示范的馬龍·布朗,似乎覺醒了西西里人的天賦,當天晚上,便把同樣的玻璃罐交到街頭五個黑人老大手上。 似乎是早就料到KKK不能袖手旁觀,黑人老大們都識趣的把錢塞進罐子里。 第二日。 清晨。 馬龍·布朗戴著鴨舌帽,穿著牛仔衣,雙手插兜,來到一個水果攤前,把門口塞著美金的罐子取走。 “馬龍先生。” “再見。” 果欄背后,穿著黃色T恤的黑人小伙打著招呼。 公共廁所。 汽車旅店。 天臺帳篷...... 馬龍帶著三名意大利少年,一起把密蘇里的街頭逛了一圈,把罐子全部收齊。 這一回能收到的錢不到兩萬美金,但下個月開始黑人要跟馬龍拿貨,其實就是用KKK的貨銷售,每一筆支出就有賬目可以記錄。 可以跟國稅局特工一樣算的清清楚楚。 一周后。 馬龍·布朗已經習慣凌晨六點起床,在面包屋吃一頓早餐,帶著幾名兄弟在街區閑逛,等到中午再回到汽修店,坐在小凳子前抽著雪茄,看著加油站的汽車來來往往。 他已經變得很少動手修車了。 第三天開始,甚至把牛仔衣換成黑色外套,將鴨舌帽換成圓頂皮帽。 小伙子們各色的外套,T恤,襯衫變成黑色的沖鋒衣。 胸口處別著銅制的圓形徽章。 徽章中心是一個仿刻的火漆印,印章上是馬龍·布朗的簽名。 卡蒂區。 一間牛排店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