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回成都-《三興季漢》
第(1/3)頁
“拜見師父。”
劉禪恭恭敬敬磕首作揖。
“世子請起。”
伊籍起身雙手扶著劉禪的雙肩,劉禪也順勢起身。
這個時候的拜師沒有喝茶的說法,講究六禮束脩。
這些東西,自然劉備早就給兒子準備好了。
因著劉禪是王太子的關系,流程這邊自然要簡便許多,只要有這份名分也就差不多了。
伊籍走后,劉備這才開口道。
“禪兒,今日論事可有收獲。”
劉禪想到先前的劉巴,不由是開口道:“劉先生大才矣。”
劉備哈哈一笑,心情很是不錯。
一直困擾在他心頭的府庫吃緊,就這么被解決了。
“因著子初的關系,原本我還打算在這漢中還待上一段時間,如今看來,要先行返回成都了。”
“鑄新幣是件大事,還有官市那邊也要看著,不能讓子初之計落了下成。”
劉備的根基在成都而非漢中,之所以這段時間居于漢中,一來是剛進位漢中王。
二來也是因為漢中的地里位置比較特殊,加上之前漢中這里的百姓被曹操抽調了太多。
劉備坐鎮的話,也更容易從其他地方遷徙百姓過來。
畢竟劉備仁德名聲在外,他自然不可能像曹操那樣搞強行遷徙,惹得民聲哀怨,只能以利誘之,使百姓自然來投。
比如自己過來的百姓,分配房屋,良田這些。
而且很多百姓聽到劉備在這里,來的時候也會比較放心。
不過現在因為鑄造新幣的關系,顯然劉備回成都更好。
“不知父王如何安排左將軍。”
劉禪有些遲疑的問道。
他這才跟馬超建立好關系,還沒用呢,就得返回成都。
僅是一日,哪怕是再怎么關系好,離得遠了也會疏遠。
老劉這一手,有些打亂他的計劃了。
劉備微微皺眉,心里思索幾番說道。
“我知你想帶著孟起一同,但涼州兵馬,給成都造成太大影響,城內官吏,兵士,百姓,皆對其有所懼。”
“按照先前的安排,孟起大概會是繼續留守漢中。”
聽到這話,劉禪就知道老劉對馬超根本不信任。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讓馬超向涼州進發,往西北方向,進入羌人地界。
羌人馬多,馬超本來就是漢羌混血,而且在羌人那邊名聲很大。
他過去的話,可以讓涼州兵團更加壯大,而且還能給劉備帶來更多的馬匹。
即便是說馬超因為拋棄先前麾下,導致頗有微詞,不過這在羌人那邊也不算多大的事情。
畢竟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可沒有什么忠義廉恥,他們只認強者。
但不管是劉備,亦或是諸葛亮跟其他人,從來沒提及過這個事情。
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擔心馬超反叛。
馬超也不是第一次反叛了,比起呂布的三次,也就只差一次。
“調左將軍去汶山郡駐守,父王可以嗎。”
雖然老劉這么說了,但劉禪還是想要堅持一下。
汶山郡位于成都附近不遠,而西北方,就是羌人生活的地區。
劉禪的意思很明顯了,就是想要壯大馬超的涼州兵團。
劉備深深的看了一眼劉禪,問道:“你覺得你一個黃口小二,能降服住馬超這般的英雄?”
“或許你對于先前的事情,并不是多么的了解,孟起可是連他父親都能放棄的人,又豈會真的在乎你。”
“他現在跟你親近,無外乎是因為你王太子的干系,想要借此踏入朝堂。”
“倘若放任他接觸羌人,以他的本事,恐怕到時候非福乃禍也。”
劉禪聞言,眼睛卻微微一亮。
因為老劉并沒有直接的拒絕,而是跟他講述其中的道理跟危險。
這就說明他還是有希望的,如果他的話能夠說服老劉的話。
“父王,孩兒從來沒有認為,憑借自己的身份,就能讓左將軍效忠于我。”
“孩兒之所以親近左將軍,也跟他的名聲有很大的關系。”
“左將軍先前的一些事跡,孩兒也是聽說過的,據說羌人那邊,都有很多部落對他恨之入骨。”
“然而孩兒之所以選擇左將軍,是因為這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對于左將軍來說,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手刃曹操,滅曹操滿門,而這些事情,同樣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