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我愿拜師趙云-《三興季漢》
第(1/3)頁
漢王宮。
這里之前是劉璋的府邸,劉備奪下成都進位漢中王后,這里自然就成了王宮。
比起在漢中的府邸來說,漢王宮可要奢華許多。
回到成都,大家心中的安全感也更強。
漢中是前線,而成都這里易守難攻,他們進來艱難,曹軍攻打更加艱難,只需要少許兵力,就能固若金湯。
在這里,劉禪也有屬于自己的別院,老師伊籍也開始了授課。
伊籍主要教授的是《左傳》,左傳不僅是本歷史書,其中還包含了各類禮儀規范、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等記述和評論。
這個時期的授課,并不僅僅只是照本宣科,伊籍在講述歷史的同時,也會引經據典,包括對一些歷史記載的戰役,人物進行解析。
原本劉禪以為會很無聊,沒想到聽得如癡如醉,不知不覺,便是一個時辰過去了。
“好了,今日的授課便先到此吧,世子當多多溫習。”
伊籍合上了書本,嘴角帶著微笑,對于自己授課時劉禪的專注,他很是滿意。
隨著蔡倫造紙術,竹簡已經很少用了,在漢靈帝時期,出現一位書法家兼造紙家左伯,曾經制造出當時認為最好的“左伯紙”。
如今的書籍,基本上都是以左伯紙書寫。
“多謝老師授課。”
劉禪躬身作揖,對于伊籍很是欽佩,這是真正有才華的人。
伊籍授課完后便離開了,畢竟除了當老師外,他還是官員,每日需要處理政務。
這個時期讀書并不會很卷,很是寬松,老師講課后通常也不會布置作業,學生以自學為主,畢竟現在沒有科舉制度,當官由舉薦,普通人也沒這資格。
除了左傳外,劉禪還要學習《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
老劉安排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之所以是諸葛亮親自抄寫,這里頭自然是夾雜了諸葛亮的注釋。
‘要想辦法搞錢啊!’
伊籍走后,劉禪就開始思索怎么去搞錢了。
如今馬超已經去往汶山郡,按照他們的約定,估摸著也就十多天的時間,就能降服一支羌人部族,開始建立第一個衛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