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趙云的騎射之道-《三興季漢》
第(2/3)頁
“好了,這些話我就不多說了,都會記在心里,父王讓子龍教我武藝,子龍可是想好如何教導,能跟子龍學武,我可是期待得很。”
劉禪適時改了稱呼,稱呼趙云的字。
雖然他年幼,但作為王太子,是有這個資格的,不算是蔑視,反而要多幾分親近。
“王宮往北約十五里地,可練射法,往返之途,亦能練騎術。”
“子龍已經安排人去取小弓,即刻便能前往。”
劉禪點點頭:“好,便聽子龍安排。”
安排仆從取來小馬,劉禪就跟趙云一同出發。
除開趙云外,還有騎兵二十人,這些都是劉備中護軍的,現在被派來保護劉禪,也算是劉禪有了自己的兵馬,雖然人數不多。
劉禪騎上小馬后,趙云便就騎馬來到旁邊,開始講解騎術。
騎馬首在平衡,這個時期已經有馬鐙了,因此在騎馬的時候,也是很講究自身下盤的力量。
趙云對騎術的看法很有意思,他告訴劉禪,騎馬主要的作用在于行,就是代替人的雙腳,保存人的體力。
那么在騎馬的過程中,如何去更大程度的保存自身的體力,這就是騎術的基本了。
“騎馬有四,分別為行,奔,疾,沖。”
“馬行人亦行,騎馬之際,不要以自身之力對抗馬身之力,其中講究融合,人與馬之合,用心去感受馬的律動,融入此律動之中,便可人馬一體,最大程度保存人力。”
“行為存人力,奔則為存馬力,馬奔之時,要感受馬的氣息,不能過快或過慢,否則易耗馬之體力,應當如人奔跑一般,維持在比較適合的速度,如此馬自然能奔更遠之路。”
“疾,便是借馬力,個中關鍵在于一個‘騎’字,人在疾馳之際,與行,奔不同,當依靠雙腿之力,半蹲于馬背,而非是坐于馬背,如此方可加速疾馳。”
“沖,便是對戰之法,沖講究蓄勢而沖,此時要觀察自身于敵人之距離,馬自靜而動,約在五十步至百步內,近則勢弱,遠則勢竭。”
趙云在教導方面很有耐心,詳細的為劉禪講解騎術要領,這也讓劉禪更為清晰的認知騎術思想。
再度騎上小馬時,劉禪便就開始知道怎么來練習騎術了。
這跟馬超不一樣,馬超作為漢羌混血,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他的騎術主打一個馬背上的時間長,熟能生巧,會騎不會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