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聽的工作還是很忙,《再見,再見》一經發布,就被灰灰音樂放到了大屏,并配文:“與《小宇》同一制作公司制作歌曲。” 這次來買歌曲版權的速度更快了,不管是通訊公司還是其它節目,都盯上了明日之星的制作出品。 而聽眾們顯然對此沒什么興趣了,自從小宇一出來,就有太多跟風的歌手創作了一首接著一首類似《小宇》的歌。 其中質量參差不齊,有好有壞,大家都已經聽得疲乏了,看到這首歌跟《小宇》有關,他們的反應已經不如之前激動了。 林聽自然也知道這樣的情況,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一面積鋪開《再見,再見》的傳播度。 可這首歌的風格和《小宇》還有所不同,一些聽《小宇》的聽眾未必會喜歡《再見,再見》這首歌。 不過林聽想了半天,還是覺得在這個文藝作品匱乏的世界,即便是風格有所不同,但這首歌應該還是能驚艷到很多人的。 林聽猜的沒錯,這首歌一出來,就有很多推文吐槽:“《再見,再見》雖說是跟《小宇》同一制作公司,可完全不如《小宇》好聽,甚至不如一些抄襲《小宇》的歌曲耐聽。 難道真如業內人士所說,明日之星只是一閃而過的流星,只能做出一首好歌,從此就再也無法超越?” “《小宇》的制作公司出第二首歌了,小編很激動地聽過之后,很遺憾地發現,這首歌似乎不如《小宇》動聽,看來小編還是不能要求一家制作公司一直保持高水準啊! 不過,雖然制作水平有所下滑,可是能做出《小宇》這樣的歌,這家名叫明日之星的公司,已經在文娛圈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開啟了音樂創作的新篇章。” 林聽看著幾篇推文忍不住咋舌,這群人制作水平不高,發通稿洗腦包的水平還不錯,整得這一句兩句的,差點給她說得都信了。 實際上,《再見,再見》這首歌完全不輸《小宇》。 如果說《小宇》是一杯甜牛奶,那《再見,再見》就是一杯龍井茶,需要慢慢去品,才能嘗到回甘。 是十分值得循環播放的一首歌,也是很容易就能讓人跟著音樂搖擺起來的歌。 現在出現這么多洗腦包,證明有人不希望這首歌被太多人聽到,更能證明是有人盯上了明日之星,不希望明日之星太招搖。 可林聽偏偏就是要做這個文娛圈的領頭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