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形勢很壞。 裴儉派來的侍衛頭領叫林拾,即便拿出丞相令牌,得到的答復依舊是不能出城。 因為難民圍城,城外是數之不盡的流民,一旦開城,后果難料。 是以官府下令封鎖城門。 念兮他們又往其他幾處城門趕,無一例外,想要出城的人越來越多,然而每一處都城門緊閉。 不得已,一行人又回到老宅。 也不知道這城門會封到幾時,消息也遞不出去。 念兮當即命人出去大量采買。他們不過客居,老宅中并無多少米糧嚼用,萬一封城日久,他們一行人的生活便是問題。 索性念兮準備及時,等到封城的第二日,各大米行價格均翻倍上漲。 然而情形卻越來越壞。 每天都有死人的消息。 等到封城的第三日,金陵城已經像是座空城。百姓一戶一戶地死,大夫也診不出原因。只要染上高熱,沒幾個時辰,人便沒了。 沒有人敢出門亂晃,即便是守城的士兵,也接連不斷身亡。 林拾等已經住進宅子里,他們帶來的人雖不算多,卻是精銳中的精銳,想要破城而出,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他來請示念兮,是繼續等下去,還是離開。 只是城外的情形,或許更加慘烈。 據林拾打探回來的消息,城外難民死得更多,又無人收殮,全都堆在路邊。這疫病十分霸道,一旦感染,發病迅猛,幾乎等不到救治便會身亡。 李氏已然有了年歲,念兮又是女子,能不能平安穿過病疫兇猛的城外難民堆,才是最大的難題。 且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人感染? 念兮心下猶疑不定。 為穩妥見,決定先觀望兩日。 這兩日,也有人家陸續出城,守城士兵已不再過多阻攔。 可那些人才走出城門半里,便遭到難民搶劫。均是大戶人家,帶有護院家丁,財帛糧食倒是保住了,只是當天夜里,便陸續有人發熱,還沒走到渡口,一家子老小便已經沒了。 剩下的人家眼見官道上滿是難民,也不敢再往前走了,一氣奔回城門,然而守城的士兵卻不肯再放他們進城。任這些人在外哭嚎,也絕不開啟城門。 此時此刻,城里城外,哪里都不是安生的地方。 李氏從前是不信的,如今也每日求神拜佛,保佑他們家這些人健健康康。 封城半個月后,宅子里已經沒有新鮮蔬菜,米糧也得算度著吃。 念兮又叫人往外采買了一回,如今的米面已是天價,然而即便肯掏錢,也買不來幾擔。 外面的東西進不來,城里的食材便一日日虧空下去。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事。 千防萬防,宅子里一再拿艾葉、蒼術、煮醋等方法消毒,李媽媽的小孫子仍舊起了高熱。 整座宅子都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誰都知道這個病一旦染上,必死無疑。 念兮如今是這座宅子的主心骨,盡管她心里一樣害怕,仍冷靜做出判斷。老宅很大,她將東南角的一處偏僻院子專門撥給李媽媽一家,平日里的吃喝都在其中。 其余人與他們隔開。 如今城里早已請不到大夫,念兮知道,將李媽媽一家扔到一隅,與叫他們等死也沒有分別。 可她沒有辦法,她還有更多的人要顧。 然而災禍永遠聽不到人們心中的祈禱,府里的下人,開始陸續有了病癥。 念兮不得不將所有與之接觸過的人都隔進東南角的院落。 與此同時,她請林拾在城中另尋一處宅子,叫他們這些尚且未有熱癥的人搬進去。 也是直到此刻,她才明白,為何裴儉每日會那般忙碌。 景國這么大,他每天要面對的都是關乎百姓性命的大事。耽誤一刻,或許便會葬送無數性命。 生命好脆弱,一點變故都會成為永別。 林拾找了幾日,終于尋到一處僻靜,周圍人煙稀少的宅子。 正當他們準備搬過去時,李氏發熱了。 她不肯再踏出房門半步,用棉布捂著嘴,隔著房門甕聲甕氣對念兮道,“娘沒事,你們先搬過去,等娘不發熱了,便跟過來。” 她說:“念兒不怕,娘算著日子,距離封城已經一個月了,朝廷肯定已經聽到了消息,很快就有人來救咱們了。念兒,娘老了,你要好好活著。” 什么是剜心之痛呢? 大約現在便是了。 是她一意出行,阿娘擔心她一個人,才執意陪她一起,否則一個老太太,做什么要趕這么遠的路,她又不是真的金陵人。 全是為了自己。 她害了最愛她的人。 這一刻,什么理智,什么利弊,什么得失,通通不重要了。 她只是阿娘膝下嬌嗔的女孩,她還是阿娘最最貼心的女兒。 念兮擦干眼淚,既已下定決心,便也沒什么好再難過,總歸她們母女是分不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