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七十九章 神秘的黃石公-《諸朝陪我刷短視頻》


    第(1/3)頁

    【黃石公到底是何來歷,為何能讓張良成為名垂千古的謀圣#歷史#小知識#歷史人物】

    他被稱為“下邳神人”,隱居于下邳,著有絕代奇書。書中內容取自經典,成就了張良。這位千古謀圣又被稱為“圯上老人”黃石公。那么,黃石公本人是何來歷?張良又是怎樣運用這本絕世奇書的呢?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韓國是最早被滅亡的國家。作為五代韓王丞相后人的張良,因此遭受了巨大打擊。他散盡家財,計劃復仇。

    秦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張良終于等到機會實施刺殺秦始皇的行動,但刺殺失敗,他被迫流亡。在下邳,張良遇到了一位名叫黃石公的老人。

    黃石公認為張良是個可造之才,經過幾番考驗后,將《太公兵法》傳授給他。張良對這部兵法愛不釋手,很快便將其中的內容熟記于心,并且領略了其中的精髓。

    隨后,他幫助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從此有了“謀圣”的稱號。而作為傳人的張良尚且如此,可見傳說中的黃石公也絕非一般人物。

    黃石公傳授的《太公兵法》也叫《素書》。雖然全書僅有1000多字,卻蘊含了深邃的哲學思想、高超的謀略智慧與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宏大理念,被譽為絕代奇書。

    張良領略此書后,便放大格局,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和復興家族的執念,并將其中的精髓多次運用于實踐。

    例如,“陰極外泄者敗”,強調了計劃保密的重要性。內心的計劃和策略一旦泄露,就會導致失敗。在楚漢相爭時期,韓信擊敗盟軍后請求劉邦封他為王。

    劉邦聽后大怒,張良見狀及時勸阻,并暗示劉邦應順應韓信的要求,以免其反叛或倒戈。劉邦在張良的提醒下,立刻改口將韓信晉封為“真王”,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危機。

    再比如,“小怨不舍則大怨必生”,指出小的怨恨如果不能及時寬恕和解決,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劉邦稱帝后,曾因封賞問題導致許多功臣心生不滿,甚至密謀造反。張良立刻指出,應首先封賞與他有怨的韓信,以安定人心。劉邦采納了張良的建議后,果然防止了一場宮廷內亂。

    還有“決策于不仁者險”,提醒在情緒低落或麻木不仁的狀態下,做出的決策往往充滿風險。在劉邦被項羽圍困于滎陽之時,謀士建議劉邦分封六國的后代以爭取支持。

    然而張良卻指出這一決策的危險性:不僅會削弱劉邦自己的力量,且未必能夠獲得六國后代的真心支持。劉邦聽后恍然大悟,便立即銷毀了已經刻好的六國印璽。

    還有“設變之前”,強調了靈活應變以及運用權謀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在劉邦想要改立太子時,呂后請張良出謀劃策。張良不想直接對抗劉邦的意愿,便巧妙地請來了商山四皓輔助太子。

    劉邦看到連自己都請不來的世外高人輔助太子,便認為太子羽翼已成,于是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張良通過這一策略成功解決了呂后的難題。

    最后是“極木基于知足”,教導人們要知足常樂,避免貪得無厭導致的災禍。在劉邦想要封賞張良時,張良深知功高蓋主的危險,因此選擇知足和低調。

    他拒絕了齊國境內的三萬戶封邑,最終在功成名就之后選擇急流勇退,也因此避免了韓信等人的下場。

    除此之外,《素書》還強調了博學且本、恭儉謙約、親人有職、絕世禁欲等理念,兼具了儒家與道家的精髓。

    它的智慧包括前期準備、伺機而動、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等,不僅適用于古代戰爭和政治斗爭,也對現代人的決策和處事具有指導意義。

    在張良輔佐劉邦期間,由于運用了《素書》中的大部分知識,加之這段故事越傳越深,《素書》因此被后人說成了天書。

    據傳,黃石公原本姓魏,名繚,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的重臣。秦始皇當政之后,因不濟元寶之言,黃石公便辭去職務,策馬離開。秦始皇不想因此壞掉形象,還曾親自帶人追至驪山勸阻,但黃石公最終還是選擇了隱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