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這個物體還伴隨著巨大的聲響,震動了整個城邑。此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為“車蓋光事件”。 有人將其猜測為天體仙俠,有人猜測為煙花或者燈籠等物品,也有人因其外形酷似現代所描述的飛碟型不明飛行物,極其自由的飛行軌跡,所以將其認定為外來飛船。 這種說法雖然缺乏實質性證據支持,但也無法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不過,當時的張祚卻將此事件視為不祥之兆。結果如他所想,他的統治僅僅持續了兩年,便以失敗告終,真正詮釋了“惡人自有惡報”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巾幗英雄,兩次救國于水火之中#歷史#小知識#歷史人物】 梁紅玉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女名將,從悲切的遺跡到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她與丈夫韓世忠兩次救國于危難之中。在一次戰役中,她以8000水軍擊敗10萬金軍,使其棄甲回逃,真正稱得上是不讓須眉的抗金女杰。 梁紅玉出生于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紅玉是她去世后各類野史和畫本中所取的名字。這一名字最早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的傳奇《雙烈記》。 梁紅玉出身于武將世家,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然而,由于家道中落,梁紅玉淪落為京口營妓。 京口營妓由各州縣官府管理。韓世忠是延安府綏德軍的將領,他偶然注意到梁紅玉那颯爽英姿和不落俗媚的神情,兩人情投意合,互生憐惜,最終結為夫妻。 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王朝剛剛建立,局勢動蕩不安。金軍在完顏宗弼(金兀術)的率領下長驅直入,直抵江南。 苗傅與劉正彥趁機擁兵作亂,襲殺了執掌兵權的王淵,并分頭捕殺官員,隨后強迫高宗讓出地位,擁立皇太子,由隆佑太后垂簾聽政。在這危急關頭,梁紅玉跨上馬背疾馳而去,一晝一夜便趕到秀州,與韓世忠會合。 韓世忠了解情況后,當即會同其他將領平定了叛亂。宋高宗喜出望外,親自到宮門口迎接他們夫婦,并授予韓世忠武勝軍節度使。不久之后,又封梁紅玉為護國夫人。這便是歷史上“飛馬傳詔”的典故。 苗傅叛亂平定后,南宋王朝并未迎來長久的安寧。金軍在完顏宗弼的率領下于1129年10月長驅直入,攻占江浙。 宋高宗趙構再次選擇逃跑,從杭州一路逃到明州,又從明州跑到海上。金軍孤軍深入,5個多月后,江南各地爆發了漢人反抗。金軍在大肆擄掠之后北撤。 此時,韓世忠正擔任浙西制置使,他聞聽金軍北撤的消息后,率水軍8000人趕赴鎮江截擊,并與號稱10萬的金軍在江面之上展開激戰。梁紅玉冒著箭雨親自擂鼓,為韓世忠和宋軍加油助威。 宋軍在她的鼓舞之下士氣大振,連續打退了對方的十幾次攻擊。金軍因此始終不能渡江,困在鎮江一帶無法北撤。 當時黃天蕩地勢復雜,易守難攻。梁紅玉夫婦便利用地形和水軍的優勢,將金軍引入其中,雙方在此地展開了48天的激戰。 梁紅玉登上十幾丈高的樓船,冒著箭雨擊鼓指揮,她的鼓聲如同戰歌,使得宋軍越戰越勇。金軍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終只能趁夜挖通老鸛河逃入長江。不過,逃到南京之后,金軍又遇到了岳飛的打擊。 此戰,梁紅玉夫婦以8000水軍擊敗10萬金軍,使其丟盔棄甲,元氣大傷。此后,金軍再也不敢侵犯江南。梁紅玉也因英勇的表現名震天下。 梁紅玉不僅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還擁有極高的政治智慧。她沒有因為輝煌的勝利而居功自傲,反而彈劾韓世忠“失機縱敵”,舉朝因此為之震動,并對梁紅玉的深明大義給予了更多的認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