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河多嗎?水源多少?” “好像只有一條橫貫東西的母親河。” 葉嘉點點頭,心里快速計算起來。若是以北庭的面積三分之二來算,一個鎮子六個村子,一個村子百來戶人來算的話,滿打滿算人口不會超過四萬。扣除山地戈壁不適宜住人,生存環境的惡劣和水源,以及老人,孩童,婦女,烏桓的人應該不會超過兩萬。 這還是葉嘉以烏桓全民皆兵,生存條件跟北庭比肩的同等條件下算出來的。若是考慮到有部分人不參與搶掠,烏桓游牧民族特性,估計能打的五千左右。 這么一算,葉嘉的心總算是定了定。這個人數,北庭還是能為之一戰的。就怕突厥這時候挑事。 眾人看著葉嘉在紙上飛快地測算,不知道她在算什么。但看她一通算完,臉色好看了許多,彼此對視一眼莫名也跟著松了口氣。葉青河雖然不知道葉嘉問這些是做什么,但有些不明覺厲:“姐,這城垣和土碉堡還修不修?” “修,”葉嘉放下筆,“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刻不能松懈。” 第122章 去探查的人回歸的很快,事關碎葉鎮的安危,自然得速戰速決。 他們飛快地將自己探查到關于碎葉鎮的地形地貌全部記錄下來,甚至犄角旮旯的位置都做了標志。人派出去的多,回歸的消息有部分是重合的。葉嘉從一堆信息中飛速地做整合,并依靠自己的專業素養對照烏古斯提供的輿圖,繪制出更完善的碎葉鎮地圖。 繪制地圖和修繕城垣,建造土碉堡是同時進行的。 城垣比較快,只需要在最邊緣的地方壘砌土高墻,盡量起到阻攔的作用。烏古斯的號召效果還算不錯,由于葉嘉曾幾次在危急時刻周濟百姓。開倉放糧,葉嘉在百姓心中,尤其是碎葉鎮百姓心中的聲望非常高。烏古斯打著她的名號行事,效果自然是驚人。 “有人愿意幫忙最好。”葉嘉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松了口氣,“就依舊按照我承諾的條件給百姓。嚴格監督下面做事的人。特殊時期,絕對不允許陽奉陰違和貪墨欺民之事。” 烏古斯自然清楚,他是常年領兵之人,自然懂得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 有了當地百姓的幫助,修建的速度就快了許多。考慮到土碉堡修建速度太慢,葉嘉首先確定的是城垣和瞭望塔與烽火臺。而后著重在碎葉鎮各處挖掘地道。到也并非連通全碎葉鎮,而是在關鍵地點挖通,以便于緊急時刻能夠快速逃生。除此之外,葉嘉重點關注了河流狀況。 若是烏桓人有意打進北庭,或者跟先前的突厥人一樣企圖占下碎葉鎮。那能占的地方只有碎葉鎮最西邊的村莊,聚水而居的情況也極有可能發生。不過碎葉鎮城內的河流不多,除了兩條從天山山脈分流下來的支流供著整個鎮子的水源,只有四個不算大的內陸湖。 葉嘉白日里得了空便出去看,河流湖泊附近的村子,地道或者運輸戰壕可以在這附近弄的多些。這樣即便發生了襲村事件,百姓也能借此逃生。 他們的速度已經很快,葉嘉反應太快,察覺出異常便開始了布置。但烏桓人的馬更快。烏桓的馬隊沖進碎葉鎮最西邊的烏蘇村搶掠的當日,葉嘉才熬了一夜將土碉堡的設計圖做了優化。烏古斯的人沖進葉嘉住的小院里,請求葉嘉立即帶上身邊人往東邊撤。 “主子娘娘,你身份貴重,可萬萬不能耗在此處。”勸說的人是周憬琛安排在碎葉鎮的人手。 “莫慌,”葉嘉并非意氣用事之人,她很會審時度勢:“外面如今是個什么情況?” “烏桓人已經進了烏蘇村,殺了不少人。” 葉嘉熬夜而混沌的大腦在一瞬間清醒,沉聲問道:“先將烏蘇村的情況與我仔細說清楚。” 來人先前跟周憬琛葉嘉一道去過安西都護府,名字葉嘉不記得,但面相有點眼熟。烏古斯已經領兵去了烏蘇鎮,目前什么情況暫時不明。他們這些人被留下來是專門保護葉嘉的。周憬琛人在外面,剩下的人保護葉嘉一事是他們的重中之重。烏古斯和周憬琛留下的人就算是自己死也得護住葉嘉。 “情況不明就去探明。”葉嘉撲通撲通跳動的心臟回歸了原位。 烏桓人來得快,他們發現得也快。土碉堡雖未建成,瞭望塔和烽火臺的作用還是起到了。不然依照先前的經歷,指不定發現事情不對時烏桓人已經占下了碎葉鎮。 “先去打探清楚,另一方面,命人緊急調用糧草物資。”危急關頭,葉嘉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冷靜下來。既然烏桓人打過來,他們勢必要的抗爭。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更講究萬事俱備。糧草和藥物都少不了。有足夠的物資支撐,烏桓人只能打偷襲戰。 得虧葉嘉有事先囤積糧草與物資,不然突然調用都湊不齊。 他們正在后方運營支援,前線烏古斯跟烏桓人打起來才知他們難纏。這烏桓人不知從何處弄來了一批非常鋒利的武器,見血封喉。且這一批來掃蕩的烏桓人極為善戰,普遍都是年輕力壯之輩。不說以一敵百,但也足夠讓碎葉鎮的戍邊軍喝一壺。 這第一場仗打下來,烏古斯這一方可謂損失慘重。不到三千的兵力根本扛不住這些善戰的烏桓人。不過運氣不錯的是城垣的第一步防線,加上瞭望塔和烽火臺的提醒,讓烏蘇村的百姓逃了不少。 大批的村民攜帶細軟往東逃,他們也算是逃出經驗了。能在發生戰爭的第一時間抓住時機逃出來。 探子每隔一天就要回來匯報一次,葉嘉神經繃到了極致,卻也沒辦法做出逃跑的決定。一旦她這邊帶著人逃掉,勢必會影響前線的軍心。畢竟換位思考一下,任何人都接受不了自己在前方拼命時,后方的支援不顧他們生死,丟下他們逃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