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原禮部姚尚書沒了以后,新晉禮部尚書一直想抱寧家的大腿,但是沒找到機會。 這一次聽聞西南戰事,他立即舉薦唐源。 而朝中一些像他一樣,有意向寧婉音示好的官員,皆表示附議。 這些人,合起來有四五個。 他們話音一落…… 薛征立即出列道,“臣以為,唐源尚且年輕,領兵經驗尚少。擔此重任,未免不妥。” 他一開口,不少朝臣都站出來附議。 不止是薛黨,許多中立大臣也反對。他們并非投靠薛家,而是避免外戚勢大。 若把西南交給唐源,到時候這父子聯手,西邊一旦出什么事…… 大炎半壁江山恐有陷落之險。 他們聽聞太后已經內定唐源,所以堅決反對! 許多和宋固交好的言官都紛紛附議。 更有一個言官陰陽怪氣道:“臣以為,唐源乃太后娘娘表兄。若用唐源為統帥,難免令人懷疑太后娘娘用人唯親,還請娘娘慎重!” 宋固一直站在原地,沒說話。 他也聽聞寧婉音要以唐源為統帥,但他想先聽聽太后的看法再說。 一句反對唐源,殿中十之八九都站了出來。 禮部尚書被這場面嚇著了,不敢多言一句。 赫連熙第一次上朝,就遇到這種陣仗。他沒太聽懂,只覺得氣氛格外劍撥弩張。 他有些擔憂寧婉音。但他沒有看向她。 寧婉音交代過他,上朝需端正坐著,面色不亂。 君主沉穩冷靜,才能安定臣民之心。 “哀家覺得薛國公說的很有道理。”寧婉音緩緩道:“西南忠威將軍郁松,十五從軍,領兵二十年,弓馬嫻熟,熟知兵法,先帝親征之時,他立下不少功勞,如今是西南四部將之一。此次大梁犯邊,他領兵大勝一場,哀家以為,他堪為主帥。” 這就是之前江承緒的折子里提過的將領之一。 寧婉音仔細看了此次的西南戰報,在幾個重點觀察的將領之中,他的作戰能力表現的最好。 打起來了,你才知道哪些人能用好用。 至于萬一他擋不住大梁?沒事,寧婉音的西南觀察名單里還有幾個備選。 “另,調唐源、施方各領一軍,馳援西南。上次就是他們馳援西南,曾與西南軍配合作戰。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寧婉音說完后半句。 除了少數了解西南戰事的朝臣,大多數朝臣都愣住了。 啊?郁松?好像是西南一個將領,但這樣的將領太多了。 西南戰事不斷,兼兩次叛亂,除了東川侯長青,四部將領換了幾茬,大多數人對郁松并不熟悉。 薛征聞言,眉頭緊皺,面容嚴峻。對于西南戰局,他格外關注。西南諸將,他也有些了解。但他就更沒料到,寧婉音竟然能隨口說出一個西南將領的名字,且這人選還確實很合適。 “太后圣明!”宋固率先出列贊同。 他還以為,寧婉音會選唐源。 宋固是文官,對于軍務并不擅長,但他猜測,這人選是先帝留下的。 否則太后怎么會認識西南將領呢?所以他基于對先帝的忠誠和信任,第一個贊同。 寧婉音看向薛征,“肅國公有何高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