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郁松是寧婉音提拔的主帥,而董家是三皇子的母家,為了爭奪太子之位,當(dāng)初后宮斗的激烈。 在薛征看來,寧婉音打壓董家,是遲早的事。 他想了想,并沒有反對。 首先太后是以慶典的名義,召董家父子回京,名正言順。 西南大勝,西南四將作為西南軍的代表。 郁松坐鎮(zhèn)西南,不能離開。那董家父子和另一位部將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太后娘娘選了有爵位、資歷更老的東川侯,無可指摘。 如今只是回京,還沒到薛家出手的時候。 等太后找借口強(qiáng)留董家父子,不讓他們回西南,那才是最佳時機(jī)。 到時候東川侯為了前程,必定會主動投靠薛家。 董家沒求上門來,薛征這么急干什么? 那時再上書支持東川侯回西南也不遲,朝堂還不是寧婉音的一言堂。 薛征沒反對,薛黨官員也不吭氣。 宋固表示贊同,“娘娘安排甚好!” 不管誰回來參加慶典在宋固眼中都沒區(qū)別,只要西南局勢繼續(xù)穩(wěn)住就行! 畢竟剛剛打下大梁一片國土,如今雖然暫時休戰(zhàn),還需隨時提防大梁的反攻。 “論功行賞,郁松當(dāng)記首功。他不能來京城,讓他派一個人觀禮。另有其他將領(lǐng),軍職在身,不便觀禮,皆可派家中小輩觀禮。”寧婉音說完,看向禮部尚書道: “段尚書,慶功典禮的事,就交給你籌辦了。” 籌辦盛典,是禮部的差事。 “臣領(lǐng)旨!”禮部尚書段朗原上前領(lǐng)旨,不忘初衷一臉激動地溜須拍馬: “西南大勝,是前線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榮耀!太后娘娘舉行盛典,慶戰(zhàn)勝利,恩賞將領(lǐng),以慰軍心,將士們更會明白,他們的努力和付出,陛下、太后娘娘和朝廷都看見了!” “此次盛典,臣一定辦的風(fēng)風(fēng)光光,讓將士們知道太后娘娘的愛護(hù)重視之心!娘娘賞罰分明,英明睿智,臣深深敬佩。” 段朗原的馬屁拍的酣暢淋漓,辦個慶典也能有一套詞來夸辦的好辦的妙! 連本想夸贊太后幾句的宋澄意,都因為臉皮太薄而接不上他的話。 這也許就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吧。 下朝以后,朝廷下達(dá)了召東川侯父子回京受賞的詔書。 這種慶典,一般以一兩個將領(lǐng)為主,帶一部分副將、士兵一同從西南回歸受賞。 除此之外,不能來的有功將領(lǐng),皆可派人參加封賞儀式。 禮部提前籌備了起來,京城百姓們聽聞得勝將士歸來,也都十分期待。 而遠(yuǎn)在西南的東川侯收到消息,心情就很沉重了。 “爹,此次朝廷召我們父子回京封賞,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郁松沒份兒,聽說是宋固不讓他去,呵呵,看來他們寒門之間內(nèi)斗也挺激烈的。”董維心中竊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