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定策-《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第(1/3)頁
渡口遭遇之后,劉勛自知不敵,便立馬率軍回了舒縣。
舒縣曾經是廬江郡的治所所在。
當年袁術從南陽敗退后,占據了壽春,因為缺糧,所以向廬江太守陸康索要糧食。
陸康不給,袁術大怒,派遣孫策攻打廬江,打了兩年,才最終攻克舒縣。
曾經的舒縣自然是城池堅固,倉廩充足的一郡治所。可經歷了戰亂,早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繁榮,就是城池,也已經敗壞。
劉勛見識此時江東軍隊的戰力,便不敢再出擊,安排大軍,駐守在了郡城外各處要塞,防御江東的兵馬。
在見識到如今江東兵馬的強盛之后,劉勛只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依靠城防拖延,等待援兵。
另一個,便是北上六安縣。
劉勛心中所想選擇的,自然是第二個。他手底下有八百騎兵,逃跑是有能力的。
可現實,卻讓劉勛無法選擇。
“明公見江東賊寇,一矢未發便撤退,豈不為天下所笑?”
城中劉勛諸將都是默不作聲,唯有一人,疾聲道。
換了劉勛以往的性子,有人敢在他面前這么說話,早就被他殺了。
劉勛之所以沒有殺他,是因為殺不動。
這個人叫夏侯恩,曹操的宗親,也是這八百騎的實際掌控者。
“賊軍勢大,不可強為!”
即使不久之前,劉勛還在大軍之前說“吾必勝之”的話,可像是劉勛這樣的老兵油子,在亂世中闖蕩這么多年,又怎么會因為一句話而羞愧呢?
夏侯恩不同,手握強軍,年輕氣盛,自然無法忍受住這種羞愧。
南下之時,曹操便叮囑,讓他輔助劉勛,掌控廬江,牽制江東,如今,自然不會輕易撤退。
“昔日呂布何等軍勢,還不是被我軍擊潰,死在了白門樓。劉興縱強,難道還能強過呂布么?”
劉勛被這小子吵得頭疼,又發作不得,只能強行勸道。
“曹公讓我等掌控廬江,為的是給北方決戰拖延時間,只要達成這目標就行了。如今之計,唯有待援。若是交戰,一旦有失,又如何與曹公交待?”
劉勛搬出了曹操,夏侯恩明顯的慫了,只是,嘴上還不忘占便宜。
“早晚用我青釭寶劍,斬下劉興頭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