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舊怨-《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第(2/3)頁
劉興一笑。
“荊州也不是他說了算,只要我們能夠拿出足夠吸引人的東西,我那位叔叔是會答應的。”
劉曄聽聞這話后,打開了漆盒。
魯肅一直好奇其中是什么東西,如今走近一看,才發現盒中裝的是鹽。
不過,與如今市面上買賣的鹽巴不同,盒中裝著鹽相當細,魯肅捏了一小撮嘗了嘗。
只有一股咸味,沒有摻雜其他的味道。
這樣的精鹽,可不多見啊!
魯肅眼睛一亮。
“主公,此物何來?”
劉曄在旁解釋道。
“我這些日子便是奉了主公的命令,帶著許多工匠前往了廣陵的鹽場,按照主公給的方法,工匠們研究了時日,便制作出了這些新鹽。如今在江都,已有一千石的新鹽裝船,隨時可以販賣到荊州乃至徐州各地。”
鹽,在古代本就是暴利!
甚至可以說,掌控了鹽,便掌控了國家強盛的密碼。
春秋戰國時的齊國管仲,西漢時的吳王劉濞,便是靠著煮海制鹽,使得國家強盛。
通過工藝的提升,清除海鹽中的雜質,能夠讓原本的食鹽的品質上升。
劉興捏起一搓鹽,微微磋磨,眼看如細沙一般的雪白的鹽末在面前掉落,仿佛看到了未來江淮之地的興盛。
“廣陵南部本就在我軍掌控中,隨著劉備北上,廣陵北部諸縣城遲早會撐不住投降我軍。”
廣陵一郡,本來相當富庶,可經過黃巾之亂和十八路諸侯討董的風波后,又遭乍融作亂,生靈凋敝。
魯肅至此,終于明白了劉興為何要幫助劉備北上攻取徐州了。
只要劉備在徐州站穩腳,那么廣陵郡在北方便有了屏障,接著便可在廣陵郡大規模開設鹽場,進行穩定的生產。
如今的時代,鹽的品質尚在其次,大規模生產鹽的地方,都很集中。
除了沿海地帶的鹽場,便屬河東的鹽池與巴蜀的井鹽礦了。
江淮鹽利,未來將不輸河東與巴蜀。
這便是強盛的資本!
魯肅反應過來,拱手道。
“主公,臣這就給劉備撥糧草。另外,我再派使者,前往廣陵諸縣勸降。”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