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起城垣-《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第(1/3)頁
金陵。
春意盎然,這座江表間新生的城池充滿了朝氣。
從建安五年劉興率眾定治所于此,數年間,金陵的戶口已至五、六萬,人口二十余萬。
糧食充足,商品貿易繁盛,刺激了大量的外來人口遷入的同時,更是提供了充裕的稅收。
草長鷹飛之際,劉興帶著手下的護衛在外狩獵。
營帳之中,張昭帶著金陵城的布局圖,與劉興商議。
起城垣!
圖紙之上,金陵城的城郭放棄了原本“匠人營國,方九里,營三門”的舊制,而是按照星象布局,根據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勢建設,與長安、洛陽等城池的布局完全不同。
金陵城外,長江便是天然的防線。
這與當年秦擁四塞,咸陽發展到后面根本不需要城墻類似。
金陵城本不需要城郭,因為外敵入侵,長江便是最后也是最堅固的防線。
劉興花費重金起了城郭,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約束江東、淮南等地的豪族世家。
沒有城墻,這些人可以帶著宗族、部曲,四處圈地,占據水運暢通,田土肥沃的地方,難以管束。
他朝一日,就算這些豪族士家謀逆事敗,也可以迅速出逃!
有了城墻,便不同了。
城墻不只是防御外敵,更可以約束麾下的勢力,使之規整有度。
在這江東之地,世家大族的勢力強大。以后,更是有更多的世家豪族會進入金陵。
世家豪族,若有貳心,吳侯府一紙詔令,諸門閉鎖,擒之易爾!
張昭看著圖紙,臉上也有些激動之色。
“主公,此城宏大,當為王業之基!”
外城為郭,內城為墻。
這是如今城池普遍的建造格局。
與看起來不規則的外城城郭不同,以吳侯府為中心建立的內城城墻還是方方正正的。
內城處于整座城池最東方,西面,留出了大量的土地。
“他日若以內城為王城,亦可!”
“張公,不可戲言!”
張昭聽了劉興的話,臉色一肅,悄然聲道。
“主公,當此之時,可更進一步!”
劉興自然知道張昭所謂的更進一步是什么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