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愣了好半天之后,倆人才同時問道: “哪里錯了?” “錯在你們漏算了人心。” “人心?” “沒錯,就是人心。 如你們所推演的那樣,如果輿論戰勝利,耶律夷列必然倉惶逃跑。 我們乘勝追擊確實可以取得一場大勝。 但你們不要忘了,遼國不是耶律夷列一個人的遼國。 對于其他遼國人,尤其是遼國貴族來說,耶律夷列可以死。 但是,遼國不能亡。 所以,大勝之后,事情便極有可能向著兩個方向發展。” “兩個方向? 哪兩個?” “第一個方向,便是遼國內部迅速拿下耶律夷列的人頭。 然后,再迅速推出來一個新王。 接著,便是向我們乞降,并請求官家冊封他們的新王! 到了那個時候,你說我們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岳飛這話說出來之后,李顯忠立即拍案而起。 “當然不能接受! 我們在遼國陣亡了那么多將士,就連元帥你都差點兒身死。 更可恨的是,他們還害的官家也身體有損。 他們的罪行,只有拿整個遼國來贖。” “沒錯,絕對不能接受!” 隨著一個個武將都表明自己的意見之后,韓世忠也跟著站了起來。 “這一戰,我們志在整個遼國。 自降為諸侯國就想結束這場戰爭? 不可能!” 韓世忠說完自己的意見之后,岳飛并未直接回應他,而是看向了虞允文和張孝祥二人。 “你們呢? 你們能接受他們投降嗎?” “當然不能!” “可是,我們不接受他們投降的話,便要承擔殺降的罵名。 不對,不是殺降。 而是在對方投降之后,仍然覆滅其國的罵名。 這個罵名,我們擔得起嗎?” 聽見岳飛這話,兩人額角不由的冒出了冷汗。 看到兩人的變化之后,岳飛沒等兩人說話,便接著說道: “其實這第一種情況,還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可怕的,是第二種。” “第二種? 是什么?” “第二種情況,便是耶律夷列在大敗一場之后,且戰且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