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件事說到底,都是因為徐松引起。 而他又是此案中唯一一個,自己可以不用這么忌憚的人。 因此,耿忠將所有的怒火全都發(fā)泄到了徐松身上。 沒說幾句就要動刑! 聽到要挨打,徐松當(dāng)即慌了! "大人!" “你不能這么斷案啊!小人冤枉!" 眼看自己這邊要吃虧,朱元璋等人全都將目光投向了坐在堂下的解縉身上! 因為現(xiàn)在這個情況,最適合發(fā)言的就是這位心懷天下的翰林學(xué)士了! 畢竟現(xiàn)在他們雖然是在旁觀耿忠審案。 但是實際上,其實是他們這一方在和朱充隨對峙。 他們中哪一方先開口,就證明哪一方先落入了下風(fēng)! 解縉察覺到朱元璋等人的視線,當(dāng)即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打了徐松,就證明打了徐家的臉面。 同時也證明了這件事其實就是徐松自作主張,只要徐松松口,那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 而他們這一方,也就會以失敗告終。 如果這些鬧事的百姓再被耿忠按照之前的說法被流放。 那么他們就徹徹底底地輸給了朱允熥! 這耿忠是想從根本上讓徐松松口,承認是他胡說八道,從而讓人不再追究這件案子! 解縉怎么可能讓他如愿? 這不擺明了這位府尹大人是向著朱允熥的嗎? "大人!" "可否聽在下一言!" 解縉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手抱折扇向耿忠拱手道。 解縉身為翰林學(xué)士。 他的話,耿思自然不敢不聽。 “好,解學(xué)士有什么話,盡管說來!” 解縉朗聲道:“大人方才那番話,有失公允。” "若是天下人人都按照大人方才所說,只管各司其職,而對于不公之事視而不見,那天下人心中的正義感何在?” “更何況,徐松乃是為自家主母說話,有何不可? “在大明創(chuàng)立之初,太上皇就說過,大明的百姓盡可暢所欲言,怎么到了這天子腳下的應(yīng)天府,徐松只是說了幾句真話而已, 就要打板子?" 被解縉這么一番質(zhì)問,耿忠張了張嘴,想要找個理由反駁。 但是卻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 因為解縉說的沒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