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真的。 沒過幾天,鎮里主管工業的領導就來到了梢瓜溝,把鄉親們召集到一起,說明情況,征求大家的意見。 那位領導十分懇切地說,政府之所以要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環境,不讓有污染的廢水流到河里去,為子孫后代造福。如果大家同意搬遷,政府除了按人口給予各家各戶相應的經濟補償,另外,還在鎮里新建成了一幢住宅樓,讓大家搬過去居住。 梢瓜溝里的鄉親們是通情達理的。盡管他們舍不得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但是,為了顧全大局,他們還是含著熱淚同意了政府的決定。 半個月之后,唐家、石家、劉家、李家和王家開始統一搬遷。 搬遷的這天,大人們對即將失去的家園都戀戀不舍,遲遲不愿離去;孩子們卻高興得連蹦帶跳,一個勁兒地催促爹媽爺奶快走快走——因為他們知道,在離這里很遠的一個地方,有高樓大廈等著他們去住呢。 …………………… 第二年的清明節那天,唐金彩、唐銀彩、唐玉彩和唐苦夏一起,來給唐鐵牛和馬蘭花上墳。當他們站在梢瓜溝東面的一道山梁上,放眼一望,看到以前居住過的地方變成了一座白茫茫的尾礦湖時,苦夏不禁十分激動,感慨萬千。 金彩、銀彩和玉彩也都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她們的熱淚都奪眶而出…… 過了好一會兒,唐金彩才心情非常激動地自言自語道: “這才一年的光景,梢瓜溝就變成這樣了!要是再過一百年,這里又會是啥樣兒呢?” ——說到這里,《唐三彩》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也許,若干年以后,我會把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再講給大家聽。 ———————————— 后記 梢瓜溝確實存在,它就位于我的老家以北“大西崴子”山嶺的北面,我們屯子里的人們都給梢瓜溝叫“嶺北”。我家族中的一位大姑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嫁到了梢瓜溝…… 如今,梢瓜溝真的變成了尾礦湖。 我十七八歲的時候兒,每年夏天都要到“大西崴子”山坡上去割荊條柴禾。 在休息時,我喜歡登高遠望,把周圍那連綿起伏的群山以及嶺下的梢瓜溝盡收眼底。 因此,我對梢瓜溝情有獨鐘,念念不忘,才創作了《唐三彩》這篇小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