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師傅如此手藝,豈能白送?在下不知行情,若給的少了,還望師傅海涵,咱們有緣再會。” 瞧見銀兩飛來,大漢下意識便抬手接過,待其聽清李欽話語,抬頭看去時,李欽的身影早已消失無蹤。 望著空空如也的鋪子,大漢摩挲著手中銀錠,沉默良久,方才走入里屋,沿著墻縫探尋片刻,打開一暗格,從中摸出一枚印刻奇異紋路的印章。 若李欽于此,定能看出,這印章之上的紋路與望舒劍劍鞘之上的紋路別無二致。 端詳手中印章半晌,大漢那沉悶至極的面容方才露出一抹極為僵硬的笑意,既有釋然又有遺憾地喃喃自語。 “可惜,家族已然不復當日輝煌……便是這族紋,當今天下應也無人知曉了吧。” …… 出了陽武縣地界,便是山道居多。 許是清明時節的緣由,這天邊烏云密布,陰雨綿綿,一連數日都未見放晴。 行走山林間,李欽與林妙妙不時便能瞧見幾戶人家攜香紙進山,祭拜過世的親人。 然因墳冢散落,此間倒顯得頗為寂寥。 如今年代,尚未有墓地規劃之說,民間百姓多擇高山而葬,請來風水先生勘定墓穴。 但是,如此亂世,哪來如此多真正精通風水學說的風水先生? 多是學個一言半語,略知皮毛便自命不凡之徒! 有的甚至連正經風水典籍都未曾翻閱,僅憑幼時聽聞村中長輩幾句閑談,便身披長袍,手持羅盤,自詡得道高人。 而這些人,哪有什么真才實學,勘墳定穴不過是隨手一指,再扯上幾句玄之又玄的古老話,將主家唬得暈頭轉向,以如此虧損陰德的邪路賺取銀錢罷了。 于此,這山中墳冢雜亂無章,祭拜所用的黃紙紙錢灑落滿山,與林間雨霧交織,氛圍倒是頗為陰詭。 如此景象,著實不適宜踱步慢行,于此,李欽二人便決定加快步伐,盡早尋一村落過夜。 但,就在此時,李欽與林妙妙忽的神色一動,停下腳步—— 只聞一陣幽幽啜泣聲飄然傳來,回蕩于山澗之間,其聲虛無縹緲,不似人間之響。 “公子,這聲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