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終章-《終結古戰場》
第(2/3)頁
“在監獄。”
他沒死嗎?也對,在游戲中死亡,怎么可能影響到現實?他還想問問許君若的情況,但想了想,還是算了。
雖然是虛擬的,但他畢竟在那個世界“殺”了她。她大概不會愿意讓“許君若”這個名字從他口中說出吧。
他決定等自己足夠清醒了再問其他情況。
還有一件事。
——二號月球呢?
“消失了。”女人很激動,像劫后余生。
——好……很好。
陳簡沒再提出問題。
他太累了。
*
18:18
平京市公安局科技安全臨時大隊辦公室,電話此起彼伏地響著,所有接到電話的警員都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緊接著,偌大的辦公室響起能掀翻房頂的高聲歡呼。
“隊長!”副隊長連門都沒敲,沖進了大隊隊長高有成的小型辦公室,“成功了!危機解除!”
高有成眉頭緊皺,好像沒聽到他說話,而是凝視手中的平板電腦。
“隊長?”副隊長再次強調了一遍。
“聽到了。”高有成波瀾不驚,“外面那么鬧騰,還用你說?”
副隊長有些訝異。他以為隊長是因臨時大隊沒能在解決危機中立下汗馬功勞而自慚形穢,于是安慰道:“再怎么說,我們也控制住了輿論,別的國家都亂成一團,特別是那些異軍突起的異教徒。我們不一樣,社會依舊穩定,也沒有發生一起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
“哎。”高有成很不高興副隊長啰啰嗦嗦,“我不在意這些事。”
“那……”
“你看這個。”他把平板放到辦公桌上。
副隊長湊上去看。
“這是……日記?”
“那個幫他們寫劇本的編輯,廖海樺的日記,在他電腦里找到的,剛被技術部破解。”
日記從5月26日開始,斷斷續續一直記錄到7月初,與其說是日記,不如說是一名記者的報道初稿,上面寫著廖海樺與趙望翷相遇的一些經過。
“……廖海樺對趙望翷有意思啊。”副隊長很快總結出八卦的內容,再往下讀,他意識到一件充滿違和感的事——“上面寫的趙望翷是未婚?”
“繼續看。”高有成說。
這是怎么回事?
副隊長抱著疑問往下翻,中間都是粗略記錄兩人的來往,非常普通,沒有值得注意的地方,直到最后一篇。
“7月11日,廖海樺的最后一篇日記。”高有成說,“寫于下午5點半。”
“711,他失蹤的那天。”副隊長把日記滑動到最后,“也是死亡的那天。”
7月11日只有短短一句話——
我被騙了,我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對不起。
副隊長知道,7月15日,廖海樺的尸體在郊區被發現,鑒定科得出服毒自殺的結論,死因是服用砒霜,死亡時間在7月11日晚上十點到凌晨一點以內。
“這是,”副隊長抿了抿嘴春,“遺言……”
“‘我被騙了’、‘我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對不起’。”
高有成把三句話拆分,一字一句像瞄準靶子的射擊手一樣,緩慢從嘴巴里念出來。
“比起二號月球,我更在意這件事。”
高有成那毒辣的目光總能一眼看穿嫌疑人的內心世界,強悍縝密的思維總能瞬間挖掘事件真相,他是警方的秘密武器。
但這一次,他無法理解廖海樺身上發生了什么。
“他‘被騙了’,應該是指趙望翷已經結婚吧?”
腦中像下起了冰雹,副隊長的喜悅瞬間被沖刷殆盡,他也開始了思考。雖然威脅人類的災難已經消失,但罪魁禍首還沒有線索。
這篇遺言似乎把“嫌疑人”的身影勾勒出來了。
“這篇日記都是關于趙望翷的,”高有成說,“換言之,我們完全能認為,遺言中的‘被騙’,指向了趙望翷。至于她究竟說了什么謊,目前不得而知,不過趙望翷以‘未婚’的身份接近廖海樺,肯定有什么目的。”
“而且,日記里趙望翷性格和警局記錄的有出入。”副隊長指出這點,“她在廖海樺面前故意裝作開朗善言的模樣?不管怎樣想,應該都是為了吸引,甚至說……誘惑廖海樺。”
“我也是這么認為。”
“婚內出軌?”
高有成搖頭。趙望翷有精神障礙,她和這種事完全搭不上邊,準確地說,如果她真厭倦了陳簡,一定會果斷提出離婚。
“我先說一些事實。我剛才去了一趟刑事大隊,他們調查過,廖海樺是個工作狂,但又會空出時間享受生活,沒有任何感情上的糾紛,同事們甚至私下認為他是同性戀。他迷戀趙望翷很可能是成年后萌發的第一段情感,說是‘初戀’都不為過。”
“你的意思是,他可能為情所困而自殺。”
“單看第一句,這種可能性極高。”
副隊長贊同,旋即說道:“可后面這些話很奇怪。”
“沒錯。‘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如果他在寫下這段話的時候已準備自殺——從時間上也差不多是這么回事,5點半寫完,然后開私家車去郊區大概要2個小時,而且用于自殺的砒霜可不會憑空出現,他還需要精力得到。所以我暫且認為,他在寫下這句話,甚至更早的時候就下定決心了。”
副隊長再次點頭,認真聽隊長分析。
“這個‘未來’相當微妙,我雖然不是什么語言學家,不過從直覺判斷,‘未來’涉及的范圍比‘將來’、‘之后’、‘以后’要更大一點,而且蘊含某種‘責任感’。”
“像跟人類的命運掛鉤,這種感覺?”
隊長點頭:“對!因為‘二號月球’的出現,在當下,最常見的話就是‘未來會變成怎樣’、‘人類該如何讀過劫難’這類,‘未來’這個詞放在現在的語境中,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人類的未來’,而且廖海樺作為運營公司的副編輯,他每天接受的信息遠遠超過普通人,‘未來’這個詞的含義會更快、更深入地改變他的潛意識。”
“有點道理,不過也可能是他的文藝范,導致他用了‘未來’。”
“沒錯,這點暫時不能定論,但必須引起重視。”
隊長翻回最后一頁,手指句子。
“‘對不起’。他對不起誰?”
“聯系前面的話,如果是因為知道趙望翷已婚,所以‘對不起’她的丈夫——也就是陳簡?”副隊長分析道,“但和中間這句‘未來會變成怎么樣’好像沒什么關系。”
隊長說道:“我跟你像得一樣,所以我們現在要把這句話看作一個整體,這三個短句明顯有內在關聯。
“排除感情問題,又與趙望翷有關,而且趙望翷不惜掩蓋‘已婚’的事實,帶著目的性接近廖海樺……綜合這些已知條件,趙望翷很可能在布局某種很危險的事,而‘對不起’是廖海樺對可能成為受害者的人的道歉。”
副隊長醍醐灌頂,他猛地拍掌:“他無意中成了幫兇,又無法制止趙望翷的行動,所以自殺了。一場帶有逃避性質的自殺!”
“咳咳。”隊長提醒,“記住,不見得是自殺。電腦里的日記,誰都有機會篡改——添加、刪減。我們不能認為這本日記就是廖海樺親筆。當然了,是他親筆的可能性極大,如果真遭人篡改,那人不如直接刪掉更直截了當;而且刑偵大隊也沒找到他殺的痕跡。”
副隊長點頭,他想得更加細致:假設日記被人改動,有兩種可能:改動者是趙望翷的同伙,那么直接刪除是最好的方法;改動者和趙望翷對立,那為何不留下更直接的說明?而是拐彎抹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