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它見證過舊土繁華大城,及其大城之下如根須一般蔓延的暗道網絡,它被一群擅長在暗道中生存的人們搬來搬去,它見證了繁華、污穢和骯臟同在的景象,那是它最初的誕生地。 如此,周而復始。 他們繼續在這城市勞動,工作,以及被傳授正式而規范的信仰活動。 現在,他卻是徹底看明白,其他神他還不知道,但“奧義之神非生命”,祂是規則本身。 “行吧,你們是專家,伱們說了算?!? 上面有悠久的歲月痕跡,還能看到小刀雕刻的痕跡。 廣場到小山頂部有一條寬十八米的石階,從廣場開始,到山頂結束,石階始終保持著四十五度角的坡度,從山腳石階仰頭看去,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條石階可一直延伸通到天上。 相比于其他人的想入非非,看得清清楚楚的姜乾心中反而更加迷糊。 “這……算是弱等神力了嗎?”一位奧義使徒小心翼翼的詢問同伴。 相比于十年前,他明顯蒼老了許多,但經過十年打磨,渾身的精氣神反而比十年前堅凝了許多。 “就這?!” 在一旁默默驗證,始終沒有發聲的奧義使徒首領聞言搖了搖頭,道:“離弱等神力還差點,最多也就微弱神力?!? 右側,則是一位吟游者代表。 而在最后面的那位,卻是個身材高大魁梧的壯漢,他是滿城部落民、也是這座城市建設者們的代表,也是給奧義信徒們預留的位置。 在他后方的左側,是奧義使徒的首領,按照左尊右卑的原則,他是除曾憲之外地位最高的一位。 讓姜乾感覺最為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最開始,大量部落遷移而來,卻還沒有完成對奧義之神信徒轉化之時,此城的紅塵氣并不少,而且還非常活躍。 嘈雜的聲音在城市各處響起,越來越多的人向山下的大廣場匯聚而來。 現在倒是省事了,在奧義使徒們的“科學”引導下,他們把這些情緒全都轉化成對奧義之神的贊嘆敬仰就好了。 反倒是那些一同登山查看的吟游者代表們很平靜的接受了這一切,他們是刷慣了嘴皮子的,知道事實與描述之間的差距可以大到什么程度。 這是奧義使徒們特意挑選出來的結果,他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件“清清白白”,沒有任何“背景靠山”的普通作品。 從這一天開始,凡是有條件的,每日都會被聚來廣場做一次彌撒,那些在城市邊緣,距離較遠的,也會在同樣的時間被就近聚集起來做同樣的事。 這些日子,他哪里都沒去,反正無論是杓山世界還是地星,亦或者太陽系內諸事,都已經走上了正軌,有海量專業人士為之殫精竭慮,他參不參與進去都無關緊要。 此刻,廣場上聚集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因為來自各個部落,形狀相貌千奇百怪,但他們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隔膜,交流談笑無礙。 在他的全知視野下,能夠清楚看到石盒內,奧義使徒們所謂的“神胎”到底是何物。 他們瞪眼盯著石階下的廣場上正在有條不紊進行的儀式,目中有好奇、有贊嘆。 而每十天,所有人都會來這廣場輪流一遭。 奧義之神確實“誕生”了,可卻和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沒有電閃雷鳴,更沒有立刻偉大無匹,威壓四方。 這就是一件他漫長雕刻生涯中尋常的作品而已。 它也曾在一個隱蔽的小島上度過了漫長的歲月,時光飛逝,萬物變遷,而它也在時光之下慢慢的孕育成長。 石階下的廣場上,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材盒子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奧義使徒的首領給了他一個你放心的微笑。 有機會親眼見證一個神的誕生,他怎么可能錯過呢。 它也曾在崎嶇艱險的山林里穿行,也曾被人安放在馬背上風馳電掣。 這就像是紅塵氣被捏造成了另一種模樣。 期待著一場驚天動地大變化的姜乾有些被噎住了,出人意料歸出人意料,可你這也太出人意料了吧! 他心中其實一直有個隱秘的想法,那就是他想試試,當奧義之神誕生之后,他能不能用黑泥分身將之據為己有,化為自己的軀殼珍藏之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