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量天尊和阿彌陀佛那兩位啊,那算是你們的精神領袖吧?”曾憲道。 以杓山世界和眾神世界的廣袤,身體范圍大到這個程度,也已基本讓他立于不敗之地。 “我去就山”,依然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畢竟,山和我之間,終究不可能完全相契,而我,終究是要為這山而有所遷就的,不過多少的問題。 他們看著孔洞另一邊呈現出來的世界,個個都被震驚得失去了語言的能力。 “泥巴,黑泥巴!” 老道士臉色一垮:“你就想與我說這個?”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像是修了閉口禪的老和尚忽然露出一副見了鬼的表情。 而他第一個想到的辦法,就是已在多次客觀事實中證明道路共鳴可以跨越距離乃至世界阻礙這種方式。 原本是頭前身后的進去,現在還是頭前身后的出來,在他們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身體已經發生了一次鏡像掉頭。 差距就有這么夸張。 …… 這條橫線的名字,有很多,可以是規律,可以邏輯,可以是因果,可以是秩序。 然后,他圍繞黑點畫了十幾條等長的箭頭,箭頭方向,指向四面八方,看上去就像是沒有外圈的自行車輪轂。 可這個世界,混沌未定,他們,是可以讓其向他們希望的方向發展的。 也只有這樣,不同世界之間的時間才有對比的意義。 最典型的就是他們現在所在的這方世界與地星之間的時速有十五倍的差距,這邊過去三千年,地星那邊卻只過去了兩百年。 說到這里,他憤憤的拂了拂衣袖,一副不愿再在這上面多費唇舌的意思。 在心生明悟的那一刻,三人卻都做出了相同的選擇。 可就在他們縱身而起,如飛蛾撲火般投入那蝕出的孔洞,欲要進入彼界的時候,下一刻,他們很自然的就又從這蝕出的孔洞中鉆了出來。 “此界,天地未生……這是,還在開天辟地之前啊!” 原本只有四身,三身與三個世界的大天地相融,只有一個黑泥分身可自由行動。 …… 最根本的問題,這種認知變化,并無助于他們抵達彼界啊! 唯有當觀察者的視野超出了一個世界的限制,將多個世界進行橫向對比時,才有了這樣一個結論。” “當然,你們也不是沒有機會,如果你倆能夠順應世界規則,把無量天尊、阿彌陀佛引渡過來,再把如來佛祖,元始天尊什么的請出來,和奧義與真理之神、數學之神、物理之神這些大佬扳個手腕也是可以的嘛。” 如是又進行了好幾次,他們終于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 對每個世界而言,它們的時速流逝都是從生到死,從源頭到終點。 虛空之中。 無意之間,三人窺見了一些深邃奧秘。 其中一位,結跏趺坐,靜穆不動,可只要目視著祂,甚至只是在心靈中想念著祂,祂自然而然是此方天地的中心,所謂古往今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老道士從失神中慢慢回味過來,搖頭道:“說起來簡單,可要如何找呢?” 若還是吃老本,很快就會沒本可吃,必須找到一種新的尋找新世界的方法,這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 但他們卻并沒有因此而喜悅。 無天無地,世界如雞子,一片混沌,而在這混沌之中,又時有靈性的光輝閃過。 三人醒悟過來,彼此相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心意。 而后,他在這個圖畫下面畫了一條橫線,在這橫線的后方,畫了一個眼睛。 以他們對身體的掌控力,本來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的,即便發生,也應該有所感應才對,可整個過程,他們都沒有覺出絲毫異常之處。 其中一位,執拂塵,著鶴氅,雖不見其具體形貌,卻給人一種超脫高邈,又戴天履地之感。 而耳聽得曾憲分享他的領悟,恍惚之間,姜乾的思緒飄飛到許多年前,當他還在杓山集小心發育之時,病入膏肓的裴裳把他隨手制造出來的現象當成了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 當時,他多少還是有種高高在上的俯視優越。 可現在,他卻有種此刻的自己,正是昔日裴裳的既視感。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