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老店新主-《回到過去好好生活》
第(3/3)頁
寧遠道:“有些情況還要在了解了解才能作出判斷,tvb現(xiàn)在這個模式現(xiàn)在看是有點問題的。不過可以嘗試一下推行一下制播分離。”
曾離道:“這個能行得通嗎?”
“試試看吧。”
吃過早飯之后,寧遠就坐車去了新界的將軍澳電視城。
倒了自己的主席辦公室之后,寧遠就用座機打了個電話,找來了總經理陳之云。
“寧先生。”
“陳經理,早啊,坐。”
陳之云笑著點頭,然后做到了寧遠的對面的椅子上。
陳之云早年做dj,做電視節(jié)目出色,自擔任無線電視臺業(yè)務總經理以來,風頭極盛,傳言是他愛捧別人不要的,所以他旗下的演員,有作風開放,惹人不滿的“華姐”陳琺拉,有“gay”傳聞的陳劍鋒,有非親生,有傲骨的鄧萃文。
而從近年臺慶拿獎趨勢來看,“陳派”在獎項上很有競爭力。如崔劍邦莫名其妙的拿下新人獎,鄧萃文眾望所歸斬下“視后”。徐紫珊、陳琺拉兩人頻頻有參演大銀幕電影的機會。
可以說在目前來看,陳之云絕對算是無線的實力派。
“我這邊有些事情,想跟陳經理了解一下。”寧遠很溫和的說道。
陳之云面對這位新老板,當然是不敢拿大,“寧先生請問,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是想知道,目前的tvb藝人合約情況,我因為是做網絡的嗎,在內地的時候就老是聽有人說tvb的合約問題,好像很多演員都會抱怨薪酬過低,我想想了解一下這方面。”
如今的tvb劇集多少有點星光暗淡,說到底還是演員的流動和新老交替的斷層所致。
早前的港劇實行的是制片廠模式,由制片廠培訓演員,這就類似現(xiàn)在所說的霸王條款。
導演和制片人不需要考慮演員資質,只需要專注自己的故事和拍攝,演員就像工廠的零件會按照劇本去組裝好一部影片。
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演員為角色而生,演技扎實過硬;缺點則是戲路單一固定,也就是觀眾經常看到有人在老港片里面演了一輩子的表哥、大佬、姐夫……
而邵氏主政時期的tvb演員的薪酬,甚至即便到了殼王時期,依舊是低的可憐。
仗著自己造星工場的渠道,真的是在壓榨。
而造成tvb造血能力喪失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是片酬問題。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錢的問題。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