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完結章-《大唐種田指南》
第(1/3)頁
高長松說:“一開始,我真的只想種田。”
“嗤——”小貓咪甩尾巴,給高長松一個傲嬌的小眼神。
烏云趴在陽光下,伸懶腰、活動筋骨,拉成一長條再縮回來,對高長松嗤之以鼻:“東洲的酒水是怎么回事。”
高長松沒想到烏云從這么久以前開始扒,哽塞一會兒后道:“還不是為了掙錢。”
“糧食種多了可以轉化為酒,酒能賣錢,否則哪來錢養大娘二娘三娘跟你們呢?”
還挺理直氣壯的,他挖第一桶金,也不是為了自己啊。
驩頭連連點頭。
他從說書先生那聽過高十二郎的豐功偉績,從此對阿爺的崇拜更上一層樓,在他身邊跟前跟后。
別說他這么多年了沒長進,驩頭一族能活成百上千年,在他們族群中他還是個幼崽。
且他本來就又乖又呆的,其他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小時候沒少被高翠蘭折騰,會附和高長松也很正常。
烏云就不同了,他翻個白眼對驩頭道:“你個呆子,十二郎說什么你就信什么!”
他又對高長松問:“那你怎么就寫傳奇故事呢?”
高長松挺起胸膛理直氣壯道:“那我不是寫的,我只是提供靈感罷了。”
烏云道:“還不是你寫的,市面上的套路,不都是你那兒傳出來的?”
高長松:。
怎么說呢,誰叫他有一顆現代人的頭腦,腦海中有無數來自后世的先進思想,他覺得理所當然的道理,套路玩爛的小說,都是一代一代人積累凝練出來的,這些凝練過的材料回到古代,在經過水土不服的磨合后,終于在這片非古非今的神秘土壤上生根發芽。
這也多虧了是在神話中的東洲啊,人們的接受能力遠比傳統古人來的更多。
東洲文娛發展,既是他成就了東洲,也是東洲成就了他,這在大唐,是萬萬做不到的。
烏云看高長松啞火了、熄聲了,洋洋得意了。
他傲嬌地拍打長尾,伸出梅花爪墊,一件一件盤算:“書院的那些圖紙是怎么回事?”
高長松喊冤:“二娘想看,我不能不給啊!”
烏云大無語。
看看看看,面對仨妹妹,他是沒有底線的!
仔細一想,他跟佛祖激情對線,不就因為妹妹嗎?
烏云說出這樣一番話后,高長松卻遲疑了。
他說:“這是一個原因。”
他思來想去:“此外還有些其他原因吧。”
話是問句,卻給他說成了陳述句。
烏云沒太在意,只是問:“什么?”
高長松說:“我看他們就來氣。”
“看他們高高在上的嘴臉就來氣。”
……
“我懂!”
孫悟空給高長松倒素酒,又給自己滿杯,一飲而盡。
他說:“俺老孫也一樣!”
高長松看孫大圣這豪邁的模樣,感動不已:“不愧是大圣,就是理解我!”
他禁不住吐槽道:“我就是看他們不愉快!”
他說:“妖族還好,人神那真是……何必如此高高在上,將下界人民視作螻蟻,他們不也是下界出來的?”
“為一己之私懲戒人族,挑起戰爭,那些神仙眼中只有自己,從來看不見庶民,甚至看不起人族。”
孫悟空冷笑道:“哪里是人族,他們連妖怪也看不順!”
想想他自己的經歷,可不是嘛,他這天生天養的猴子,一身本事來自菩提祖師,以輩分來看,奇高無比,更別說他的本事遠超絕大多數封神榜神。
在此基礎上,天庭打壓他、羞辱他,連招安都用弼馬溫的官職,壓根是官逼民反啊!
高長松點頭,大圣說得對!
孫悟空跟他喝了這壺酒,不僅沒喝醉,眼神還越來越亮,他看著高長松嘖嘖稱奇:“要我說,還是十二郎你厲害,跟佛祖老兒吵嘴也就罷了,還說得他啞口無言,最后竟叩問天道玉帝何用。”
高長松不好意思道:“也是我說高興了,滿嘴胡話。”
孫悟空說:“天道沒反應就默許了,要不是那來那一出,指不定他們還真強安玉帝哩!”
高長松卻有不同意見,他說:“話雖如此,我卻直覺西方一行人對天庭是否有玉帝不置可否。”
“你瞧他們現在,不也變著法挖人嗎?”
高長松與佛祖的辯論為何會流傳甚廣,就是因為他最后多問了天道,是否需玉帝,天道靜悄悄的沒說話。
封神榜下來的那一批人都驚了,他們都清楚天道的脾氣,那是相當不好啊,平日里喊天道不公說不定都會穿小鞋,這種指名道姓的發問,天道一個不爽,雷就霹下來了。
高長松當時是做好準備的,被霹就被霹,他對系統有自信。
誰知道問完后,天道靜悄悄,像什么都沒發生過。
這下子,連佛祖都不吱聲了,長吁短嘆,對又差點躲到桌子底下的玉帝悲天憫地搖搖頭,飛速離開。
觀音菩薩那么聰明,看如來佛祖跑了,非常高興,他也腳底抹油,溜走了。
觀音:哈哈!天庭再也找不了我啦!
就很高興。
東洲打天庭,本以為是武戲,打著打著卻成了文戲,誰也沒想到啊。
至于天庭沒了玉帝,實際還在東洲的監督改造下運轉,可新舊交替、體制改革之際,難免人心渙散,趁著混亂期,西天挖走不知多少人,就未可知了。
高長松又吐槽了兩句,他說:“按理來說,天庭出事,三清應該管的。”
甚至可以說,玉帝的權利,有一部分是三清賦予他的。
孫悟空笑說:“你看太上老君可吱聲?”
一個字都沒說,人就像神隱了。
這是三清默許了啊。
高長松暗道:怕不是早就看天庭不滿了。
*
與大圣喝過酒,再出酒肆。
東洲還是那樣,熱熱鬧鬧的,若說有什么改變,怕是街巷里的說書換話題,哪怕不是高十二郎舌戰如來佛祖,也是東洲諸部破天庭。
哦對,街上還多出些外來游客,最近天庭放松管制,天兵天將擁有了久違的假期,他們中一些看過暗中傳播的抄本,對東洲的興趣遠勝對天庭的興趣。
有意思的是,天庭實際是被東洲打敗的,這些天將對東洲卻沒什么惡感,反倒歡天喜地接受了他們的到來。
天兵天將是天庭的中堅力量,足足有十萬,關于他們的去處,東洲人商議許久。
他們可不是天庭,不會奢侈到將人間英靈當背景板。
高香蘭也是將,懂兵將的心理,這群人中有些是想卸甲歸田,享受極樂世界的,這群就留在天上看蟠桃、養御馬,安享晚年,眾人樂得自在。
可還有一批,是有忠義心的。
經過討論,他們被派去對抗擾亂人間的魑魅魍魎。
與妖族不同,從怨氣中生出的惡鬼天生作惡,沒有改善的余地,東洲修士人少,總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天將在天上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去人間做點好事。
但也怕他們重蹈覆轍,借一身本事去人間做帝王,東洲公務員們不得不加班加點分出監察隊,抽查工作。
這也是部門在草創初期,一切章程未定,只能先給他們找點事做罷了。
其實高長松是不愿意神仙太靠近人族生活的,在他心中,神秘減退時正道,神仙就應該跟人族的生活保持距離,不用非自然力干擾。
可惜他這想法太超前,在眼下太極端,根本沒有修士能理解,什么叫做神秘減退!
*
汴河橫穿都城,在臨近大相國寺的港口,高長松遇見了陳玄奘。
讓他想不到的是,陳玄奘不是獨一個,身邊圍繞著諸多穿袈裟的僧人。
一些是本地的,還有一些身上佛光閃爍,竟是修成正果的。
這群僧人浩浩湯湯地堆在港口,正欲登船。
高長松傻了,他沒聽說有這事啊,趕緊問:“玄奘法師,您是要去哪里?”
玄奘看見高長松,露出清淺的笑容道:“我準備先去大唐,有可能向北,也有可能向西。”
他說:“哪里能踐行我的佛法,我就去哪里。”
高長松肅然起敬,他的佛法,這是要遍地弘揚佛法,解放在神仙與妖怪壓迫中的苦難人啊!
玄奘的佛法太精深了,不是他能理解的,可高長松卻清楚,人是玄奘佛法中的重要部分,比起今生苦難來世福報,他似乎更愿意讓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憑佛法獲得內心的寧靜,再改造生活,獲得靈與肉的真正統一。
說白他是實干派。
對眼下的佛教來說,玄奘是小眾的,他選擇的路是辛苦的。
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被玄奘人格魅力折服、佛法吸引的門徒,他們將跟玄奘一起,踏上弘揚佛法的苦旅。
對他這樣的人,高長松不能勸也沒法勸,他的思想境界太高了,任何苦難都無法阻擋玄奘前進的道路。
唯一的問題是……
“八戒也是您的弟子,我看他近日無所事事,在小甜水巷里花天酒地,不若帶上他?”
陳玄奘橫眉倒豎:“他分明說去十二郎那種地!”
高長松無辜地眨巴眼睛,沒錯,他就是來告狀的。
陳玄奘有辦法,距離船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干脆坐下來念緊箍咒。
那箍兒還戴在豬八戒的頭上呢!
只念了一小段,他就停下,果然,一柱香時間不到,豬八戒就苦著一張臉歸來,上來就哭嚎:“師父,俺老豬什么也沒做啊!”
此時的高長松已經跑遠了。
陳玄奘似笑非笑道:“去小甜水巷里種田養豬?”
豬八戒萎了。
陳玄奘指那樓船道:“上船吧。”
“隨我宣揚佛法去!”
*
兜完一大圈回至家中,烏云跟驩頭跑沒影,也不知去哪里瘋了。
高玉蘭最近吃住在書院,就為了她的機關槍。
高翠蘭跟著小白龍跑了,說是要磨練劍法,天知道她什么時候精修劍了!
好在鐘離珺從天上下來,才讓高長松沒當空巢老人!
鐘離珺最近在忙什么,總之跟天庭有關,他跟高長松吐槽說:“天庭人太多,事太少,武將還能分出去殺邪魔,文官都不知道干什么。”
高長松說:“那現在他們有活了嗎?”
鐘離珺說:“喊他們排未來兩千年的雨水表。”
高長松:“……”
默默豎起大拇指,這沒事找事的力度太大了。
他說:“用不到兩千年后,真到那時候,龍宮估計都沒了!”
“你看看大唐,境內沒妖怪,也沒幾個修士,靈氣比起殷商少得可憐,盛極必衰,這是天地恒常的道理啊!”
鐘離珺看著高長松,內心嘆口氣,得,他又在宣揚靈氣衰落論了!
鐘離珺說:“十二郎,你一向是個有遠見的,可就算這靈氣真衰落了,也是以后的事,跟現在沒有關系啊!”
他說:“我只求過一天算一天,能同你在一起,每日飽肚罷了,哪能管得了未來的事呢?”
高長松想想說:“這倒是沒錯。”
他說:“這樣,你同我去看看蟠桃林。”
“先前嫁接過人參果樹的蟠桃長勢良好,我觀摩著竟比尋常蟠桃要大個,先去收一兩只,好吃的話就送給大圣嘗嘗。”
鐘離珺:。
高長松說:“哦,咱倆也分食一只。”
鐘離珺面色微動,這還差不多。
管他未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眼下所鐘情的,只有種田罷了。
——完——
作者有話說:
歷時一年兩個月,本篇徹底完結啦!
說一下簡短的完結感言:開這篇文的初衷,本只是想寫篇科普類種田文罷了,實際上本文的套路應該是“種田——新發明——種田——收攏妖怪——繼續種田”,原本的大綱中勉勉強強安排了一段主線,大體說來是男主攜手打窮奇,堵住天界裂縫的俗套冒險故事。
但是!自從寫到鐵血陳玄奘,我的筆就不受控制了,不知怎么一路跑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我還寫得有滋有味,上章寫到“何須玉帝”時,我都感覺整篇文就是為了讓十二郎說這句話而誕生的……
可我的初衷真的只是寫一部調節我生活的流水賬種田文罷了……
說一下接下來的計劃,最近正好被咒回2拉回坑,手癢準備寫咒回同人,跟這篇受眾完全不同,感興趣的可以去觀望下隔壁的《杰君還好嗎》,不感興趣的話我們就下本見hhh
各位再見啦~
有意思的是,天庭實際是被東洲打敗的,這些天將對東洲卻沒什么惡感,反倒歡天喜地接受了他們的到來。
天兵天將是天庭的中堅力量,足足有十萬,關于他們的去處,東洲人商議許久。
他們可不是天庭,不會奢侈到將人間英靈當背景板。
高香蘭也是將,懂兵將的心理,這群人中有些是想卸甲歸田,享受極樂世界的,這群就留在天上看蟠桃、養御馬,安享晚年,眾人樂得自在。
可還有一批,是有忠義心的。
經過討論,他們被派去對抗擾亂人間的魑魅魍魎。
與妖族不同,從怨氣中生出的惡鬼天生作惡,沒有改善的余地,東洲修士人少,總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天將在天上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去人間做點好事。
但也怕他們重蹈覆轍,借一身本事去人間做帝王,東洲公務員們不得不加班加點分出監察隊,抽查工作。
這也是部門在草創初期,一切章程未定,只能先給他們找點事做罷了。
其實高長松是不愿意神仙太靠近人族生活的,在他心中,神秘減退時正道,神仙就應該跟人族的生活保持距離,不用非自然力干擾。
可惜他這想法太超前,在眼下太極端,根本沒有修士能理解,什么叫做神秘減退!
*
汴河橫穿都城,在臨近大相國寺的港口,高長松遇見了陳玄奘。
讓他想不到的是,陳玄奘不是獨一個,身邊圍繞著諸多穿袈裟的僧人。
一些是本地的,還有一些身上佛光閃爍,竟是修成正果的。
這群僧人浩浩湯湯地堆在港口,正欲登船。
高長松傻了,他沒聽說有這事啊,趕緊問:“玄奘法師,您是要去哪里?”
玄奘看見高長松,露出清淺的笑容道:“我準備先去大唐,有可能向北,也有可能向西。”
他說:“哪里能踐行我的佛法,我就去哪里。”
高長松肅然起敬,他的佛法,這是要遍地弘揚佛法,解放在神仙與妖怪壓迫中的苦難人啊!
玄奘的佛法太精深了,不是他能理解的,可高長松卻清楚,人是玄奘佛法中的重要部分,比起今生苦難來世福報,他似乎更愿意讓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憑佛法獲得內心的寧靜,再改造生活,獲得靈與肉的真正統一。
說白他是實干派。
對眼下的佛教來說,玄奘是小眾的,他選擇的路是辛苦的。
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被玄奘人格魅力折服、佛法吸引的門徒,他們將跟玄奘一起,踏上弘揚佛法的苦旅。
對他這樣的人,高長松不能勸也沒法勸,他的思想境界太高了,任何苦難都無法阻擋玄奘前進的道路。
唯一的問題是……
“八戒也是您的弟子,我看他近日無所事事,在小甜水巷里花天酒地,不若帶上他?”
陳玄奘橫眉倒豎:“他分明說去十二郎那種地!”
高長松無辜地眨巴眼睛,沒錯,他就是來告狀的。
陳玄奘有辦法,距離船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干脆坐下來念緊箍咒。
那箍兒還戴在豬八戒的頭上呢!
只念了一小段,他就停下,果然,一柱香時間不到,豬八戒就苦著一張臉歸來,上來就哭嚎:“師父,俺老豬什么也沒做啊!”
此時的高長松已經跑遠了。
陳玄奘似笑非笑道:“去小甜水巷里種田養豬?”
豬八戒萎了。
陳玄奘指那樓船道:“上船吧。”
“隨我宣揚佛法去!”
*
兜完一大圈回至家中,烏云跟驩頭跑沒影,也不知去哪里瘋了。
高玉蘭最近吃住在書院,就為了她的機關槍。
高翠蘭跟著小白龍跑了,說是要磨練劍法,天知道她什么時候精修劍了!
好在鐘離珺從天上下來,才讓高長松沒當空巢老人!
鐘離珺最近在忙什么,總之跟天庭有關,他跟高長松吐槽說:“天庭人太多,事太少,武將還能分出去殺邪魔,文官都不知道干什么。”
高長松說:“那現在他們有活了嗎?”
鐘離珺說:“喊他們排未來兩千年的雨水表。”
高長松:“……”
默默豎起大拇指,這沒事找事的力度太大了。
他說:“用不到兩千年后,真到那時候,龍宮估計都沒了!”
“你看看大唐,境內沒妖怪,也沒幾個修士,靈氣比起殷商少得可憐,盛極必衰,這是天地恒常的道理啊!”
鐘離珺看著高長松,內心嘆口氣,得,他又在宣揚靈氣衰落論了!
鐘離珺說:“十二郎,你一向是個有遠見的,可就算這靈氣真衰落了,也是以后的事,跟現在沒有關系啊!”
他說:“我只求過一天算一天,能同你在一起,每日飽肚罷了,哪能管得了未來的事呢?”
高長松想想說:“這倒是沒錯。”
他說:“這樣,你同我去看看蟠桃林。”
“先前嫁接過人參果樹的蟠桃長勢良好,我觀摩著竟比尋常蟠桃要大個,先去收一兩只,好吃的話就送給大圣嘗嘗。”
鐘離珺:。
高長松說:“哦,咱倆也分食一只。”
鐘離珺面色微動,這還差不多。
管他未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眼下所鐘情的,只有種田罷了。
——完——
作者有話說:
歷時一年兩個月,本篇徹底完結啦!
說一下簡短的完結感言:開這篇文的初衷,本只是想寫篇科普類種田文罷了,實際上本文的套路應該是“種田——新發明——種田——收攏妖怪——繼續種田”,原本的大綱中勉勉強強安排了一段主線,大體說來是男主攜手打窮奇,堵住天界裂縫的俗套冒險故事。
但是!自從寫到鐵血陳玄奘,我的筆就不受控制了,不知怎么一路跑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我還寫得有滋有味,上章寫到“何須玉帝”時,我都感覺整篇文就是為了讓十二郎說這句話而誕生的……
可我的初衷真的只是寫一部調節我生活的流水賬種田文罷了……
說一下接下來的計劃,最近正好被咒回2拉回坑,手癢準備寫咒回同人,跟這篇受眾完全不同,感興趣的可以去觀望下隔壁的《杰君還好嗎》,不感興趣的話我們就下本見hhh
各位再見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