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一月初。 大朝會。 皇上毫無征兆的當殿宣布退位,由太子蕭琰璟即位,并且下旨命禮部和司天監擇吉日為新帝舉行登基大典。 滿朝文武大臣都有點措手不及,皇上這幾年四處巡游,命太子代為監國攝政,莫非皇上早就有了退位的想法? 蕭琰璟更是有些摸不著頭腦,父皇身體康健,怎么會突然宣布退位? 皇上看向蕭琰璟的眼神,分明寫著,朕當初就是滿二十四歲即位,如今你已經二十四歲,且已大婚,完全可以堪當大任即位了。 蕭琰璟代為監國攝政的這幾年,他克己復禮,德修仁明,處理朝政雷厲風行,行之有效,太子威儀震懾朝綱,穩控朝局,治國有方,大臣們無不稱頌。 有幾位朝臣的腦子反應快,明白皇上早有退位之意,立刻跪伏在地,齊聲道,“臣等恭請太子登基即位?!? 滿朝文武大臣一看,齊齊跪伏在地,“臣等躬請太子登基即位?!? 皇上看了蕭琰璟一眼,微微揚眉,意思是,朕已經宣布退位,太子,你準備登基即位吧! 蕭琰璟剛大婚一個月,就要即位登基! …… 禮部和司天監很快定下吉日,十一月十六,大吉,可行登基大典之禮。 禮部的一眾官員忙完太子的大婚之事,誰知沒多長時間,又開始籌備太子登基大典的事宜。 秦時曦早已經看出來,皇上自從三年前外出巡游,將整個朝堂的政務交給蕭琰璟處理,他就有了退位頤養天年的想法。 蕭琰璟是太子,他坐上那張龍椅是遲早的事。 因此,當蕭琰璟對她說了即位的事,她并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對蕭琰璟說了一句,他即位與否,她都理解他,并且一定會支持他。 蕭琰璟心有觸動,即位的事,他就是想聽到她一句理解支持的話。 朝堂上,蕭琰璟對滿朝文武大臣言明,他登基之日,也是太子妃秦時曦封后之日。 也就是說,新帝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同時舉行。 此旨意一出,滿朝文武大臣都沒有任何異議,既然新帝登基,太子妃封后還會遠嗎? 滿朝文武大臣個個精明的不得了,誰都不會在這個時候礙新帝的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