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 當初太宗皇帝李世民遭遇這樣的危機,就是和突厥簽訂了議和的盟約,這才化解了眼下的危機。 作為李世民的子孫,李正則這樣的藩王世子自然也打算采取同樣的方法,不過卻還是被蘇異為否了。 “世子殿下,你還是太過天真了,弱國無外交,若是咱們無法彰顯出來足以抵抗突厥的實力,以那李盡忠從營州一路殺到長安的決心,什么樣的盟約能夠滿足于他?” 一語說出,李正則頓時啞口無言,不再繼續多說其他。 接連兩個提議都被蘇異否了之后,那一旁的婁師德看了一眼蘇異之后,隨即也是話語恭敬地開口了起來。 “蘇大人,我等雖說有心殺敵,可一時之間并無他啊,不知大人是否有什么想法?” 很顯然婁師德是一個聰明之人,那蘇異看似在詢問他們幾人,不過那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很顯然也是有了注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婁師德也并未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直接對蘇異進行了問計。 聽到這樣的詢問之后,蘇異的臉上隨即也的確是露出了認真之色,并且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眼下蘇某的確是有一條計策,成與不成還是希望諸位能夠進行點評?!? 一語說出之后,那蘇異隨即也看了一眼旁邊的敬暉,而敬暉見狀此刻也是拿起來了一張長安的輿圖,并且開始主動講解了起來。 “諸位請看,長安城外十五里的地方,有一片如同葫蘆口一般路口狹窄的平原,這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好地方?!? “若是咱們能夠在此處布防,主動讓契丹大軍在此處和咱們交戰,一方面突厥騎兵靈動迅捷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與此同時也能夠讓在城墻上的陛下看到我南方將士的勇猛!” 順著敬暉所指的地方看去,在場的眾人也均是不斷點頭,贊同這樣的提議,不過贊同歸贊同,很快李正則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