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如今大唐局勢動亂,不少將士更是被迫背井離鄉,已經多年沒有見過自己家中親人。 原本蘇異就算是收了這一份家書,也不會有人職責什么,可偏偏此時蘇異拒絕了這一封家書之后,一旦傳到了下方那些兵卒的耳中之后,均是變成了他們學習敬佩的榜樣。 僅僅只是數個時辰之后,這十萬大軍的軍營之中,就已經有不少人聽說了蘇異回絕家書的之事,而蘇異那一句先顧國后顧家更是成為了不少兵卒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天黃昏,長安城內就已經傳來了消息,大唐女帝已經接受了契丹使者的請和,并且因為契丹的態度誠懇,愿意放棄之前占領的大唐疆土,所以大唐女帝也是對李盡忠極為稱贊。 不僅冊封了李盡忠為契丹可汗,更是還下令開辟一條由大唐通往契丹的恩典商路,為契丹提供持續的物資貿易。 如此一來契丹部族不僅不用每年秋后扣邊,更是為了要保住和大唐的商路,需要代替大唐抵抗那些打算對大唐邊境不利的蠻夷,保證自己商路的暢通。 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的確是高明,盡管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對于契丹的所作所為還是義憤填膺,不過最終這件事情還是在裴炎和張柬之的當眾表態之后,很快就決定了下來。 而在這件事情全部都安排妥當之后,僅僅只是當天晚上,契丹大軍就主動進行了撤退,這可不是退避三舍的短暫撤離,而是一路徐徐而行,直奔北方草原而去。 不錯!在這件事情商議得差不多了之后,李盡忠對大唐沒有任何懷疑,直接就選擇了撤軍! 又或者說在看到了大唐將士之勇猛,知曉無法攻下長安,再戰下去勝負未知的時候,李盡忠選擇了見好就收。 倘若大唐能夠開放商路,他自然是能夠從中賺取更多錢財,就算是大唐不愿意開放商路,那一切都是戲弄于他,李盡忠這一次南下劫掠的東西再加上蘇異贈送的東西,也足夠契丹揮霍數年之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