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中方律師嘆了口氣:“海川亮以為自己做的一切都可以為家族增添榮耀,可實際上,戰爭中,一個古董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他為之付出生命的,戰爭根本不在乎。總之,信陵缶并沒有送出去,而是一直在海川家,輾轉流傳下來。” 歷史以鬧劇開始,以悲劇結束。 柏辛樹唏噓。 終于,雙方當場達成協議,對方承認中國對信陵缶的所有權,并正式簽署法律協議。這場聲勢浩大的流失文物追索戰爭,也終于落下了圓滿的帷幕。 回國的飛機上,左佑佑奮筆疾書,敲下文物流失爭奪戰的編輯手記,用來增補在東亞經濟史料檔案一書中。 柏辛樹在一邊說:“好好寫,可以投給出版期刊。” 左佑佑被飛機上的橙汁嗆住:“編輯手記也能投期刊?” 柏辛樹捂住額頭,疲倦地嘆了口氣:“天吶左佑佑,我讓你讀的期刊,你是一點都沒看啊。” 左佑佑心虛:“你讓我寫的論文,好歹發表了嘛。” 柏辛樹說:“出版期刊里有個欄目就叫編輯手記,為了記錄選題背后的故事。這本書和中華大典、和流失文物官司都干系重大,所以老倪才特別要求,專門用編輯手記,記錄下這個故事。” 左佑佑羞愧:“我明白了,為了行業寶貴的經驗傳承。” 柏辛樹咳了一聲:“為了好賣。”他小聲說,“借著流失文物官司的國際關注度,還是哈佛講師的著作,有話題潛力!” 左佑佑心領神會:“那咱們可以加印一些!對了,我要找王立報銷飛機票,可不能占用自己的差旅費。” 柏辛樹猛點頭:“對對對。” 兩個人沆瀣一氣,核算量本利,策劃著加印。過了一會,左佑佑猶豫道:“流失文物官司有那么高的關注度嗎?” 柏辛樹不確定:“應該有吧?”他安慰左佑佑,“沒事,等你編輯手記寫好,華夏書林幫你發到各大紙媒上去。題目就叫做《華僑資本與近代朝鮮半島:從萬泰和號的興衰看東亞經濟史》,是不是很通俗?” 又來了。 隔著次元壁的通俗。 左佑佑萬分痛苦,伸手制止,呻吟出聲:“聽我說,謝謝你。我已經想好了一個標題。” “叫什么?” “我為中華修古籍。” 第(3/3)頁